青少年裸聊勒索及援交騙案嚴重 網友性侵個案最細9歲 警網罪科提升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

2023-08-28 00:01

網罪科「青少年面對的網絡風險概況」新聞發布會。
網罪科「青少年面對的網絡風險概況」新聞發布會。

對於青少年來說,手機及社交媒體猶如肌膚一樣,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着網上騙案增加,青少年變成高危一族,極易誤墮網絡五大陷阱。警方資料顯示,涉及青少年的網上騙案以裸聊勒索及援交騙案最為嚴重,涉及網上交友而與16歲或以下兒童有關的性侵案件共有16宗,最細只得9歲。預防勝於治療,警方網罪科推出「守網歷險」線上遊戲,並舉行「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及網絡安全挑戰賽」,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數碼素養和網絡安全意識。

梁福厚(左)、陳狄安、陳純青、陳智穎。
梁福厚(左)、陳狄安、陳純青、陳智穎。
香港直接資助計劃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校長。
香港直接資助計劃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校長。
沙田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梁福厚。
沙田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梁福厚。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講解青少年常遇到的五大網上陷阱。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講解青少年常遇到的五大網上陷阱。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左)公布一些調查數字。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左)公布一些調查數字。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表示,網罪科於今年3至4月期間,向1,805名小一至中六學生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約六成的受訪者有玩網絡遊戲的習慣,當中男女比例相若,即男孩子和女孩子也同樣會接觸網絡遊戲。在1091名有玩網絡遊戲的受訪者當中,中一至三青少年花最多時間玩網絡遊戲,有63%女生及75%男生每天玩遊戲超過一小時。其中青少年墮入網絡陷阱可以歸納以下五大類:

青少年最易墮入網絡五大陷阱。
青少年最易墮入網絡五大陷阱。

(一)網絡詐騙

在1091名有玩網絡遊戲的受訪者當中,有27%曾經遇陌生人主動聊天。雖然過半數的聊天內容只是與網上遊戲有關,他們當中有1/3(即98/294人)曾經被陌生人提出售賣或贈送網上遊工具和武器,8人曾在購買虛擬工具或武器時受騙,受害者全是中學生。

8名中學生曾在購買虛擬工具或武器時受騙。
8名中學生曾在購買虛擬工具或武器時受騙。

(二)性誘識

在294名曾被陌生人主動聊天的受訪者當中,有17%受訪者曾經收到遊戲道具、武器、金錢,但有5.4%受訪者被要求說出個人資料或拍照作交換條件,也有5.1%受訪者被要求單獨出外見面/被要求家人不在時,到家探望作交換條件。另外,在這294名曾被陌生人主動聊天的受訪者當中,有分別18%女受訪者和4%男受訪者(整體:10.5%)被要求對方要求視像/外出見面,也有18人被對方要求成為男/女朋友,或遭對方說關於性的話題。另外,他們當中有當中有4人被要求拍攝自己的私密部位照片。

4名受訪者被要求拍攝自己的私密部位照片。
4名受訪者被要求拍攝自己的私密部位照片。

(三)網絡安全風險

在1091名有玩網絡遊戲的受訪者當中,9.3%受訪者(即101人)曾經遭到他人盜取他們的網上遊戲帳號使用,他們當中6成(即60人)曾與朋友分享帳號。與朋友分享帳號的受訪者表示這樣做是因為是朋友要求亦不想朋友不高興,或者希望朋友協助升級或過關。

9.3%受訪者(即101人)曾經遭到他人盜取他們的網上遊戲帳號使用。
9.3%受訪者(即101人)曾經遭到他人盜取他們的網上遊戲帳號使用。

 

(四)洩露個人資料

1091名有玩網絡遊戲的受訪者當中,有13%受訪者曾經將他們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年齡、地址、就讀學校、相片)發送給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其中,尤其是男中學生,對保護自己私隱顯得不關心,兩成男中學生(即42/211人)都曾將私隱資訊發送給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因爲覺得沒所謂或覺得對方已經是朋友。

不少受訪者表示曾泄露資料給陌生人。
不少受訪者表示曾泄露資料給陌生人。

 

(五)網絡欺凌

6%的受訪者曾試過在網上遊戲或聊天室被欺凌,他們主要遭受取笑、辱駡或被其他人公開個人資訊的困擾。這些人往往會感到無助、生氣或傷心。欺凌者很有可能是受害者的同學,他們未必知道網絡上公開他人個人資料有可能觸犯法例。

 

6%的受訪者曾試過在網上遊戲或聊天室被欺凌。
6%的受訪者曾試過在網上遊戲或聊天室被欺凌。

遊戲模擬網上陷阱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表示,青少年在網絡世界接觸不同人士,家長未必清楚情況。為提升青少年對網絡世界所承受風險的認知,警方網罪科在守網者網站會推出一個名為「守網歷險」的線上遊戲,模擬現實的網上世界玩家會遇到的不同挑戰,如交友陷阱、買賣虛擬武器、裸聊陷阱等,讓玩家親歷其境。每成功避過一個網絡陷阱,便可以獲得一個「守網神盾」,集齊四個便會完成挑戰。警方希望透過有趣的互動線上遊戲去傳遞網絡安全的訊息及提升青少年的數碼素養。

陳智穎講解「守網歷險」的線上遊戲。
陳智穎講解「守網歷險」的線上遊戲。

陳智穎又指出,除了遊戲外,警方為提升年少年數碼素養、提高他們應用人工智慧的能力及網絡安全意識,聯同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警察局合辦,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及網絡安全挑戰賽,提升青少年的數碼素養和網絡安全意識,善用人工智慧改善生活,激發青少年的創新能力,以及促進大灣區青少年互動交流。挑戰賽的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賽、準決賽和決賽,初賽報名已經開始,截止報名日期為9月18日,鼓勵老師及學生立刻上守網者網站報名。表現優異者更會可參加一個免費的廣州3日2夜網絡安全交流團。

計劃促進大灣區青少年互動交流。
計劃促進大灣區青少年互動交流。

網罪科提供防範的小錦囊

⦁ 千萬不要輕易相信素未謀面的陌生網友,更不要貪圖他們給予的好處。在網上看到資訊,也應該記得事查實證。 

⦁ 緊記保護個人私隱及身體,無論怎樣,都不應該在鏡頭前裸露。因為任何影像一經網上世界發布,任何人都可以儲存下來,要永久移除這些影像幾乎是無可能的事。

⦁ 如網上有人要賣東西給你,或用其他藉口要求你轉款,記緊三思。

⦁ 如你不清楚網上剛相識的陌生人、收到的電郵、正在瀏覽的網站是否可靠,可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評估詐騙及網絡風險

⦁ 遇到困難,不要只顧自己解決,可尋找家長或老師求助。在你身邊總會有能幫忙的成年人。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