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 8內地學者獲獎創新高 孫東︰展現香港卓越科研成果

2023-08-16 13:33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表示,活動向國際展現香港卓越的科研成果,以及獨有的科研魅力,同時促進國際科學人才交流。禇樂琪攝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表示,活動向國際展現香港卓越的科研成果,以及獨有的科研魅力,同時促進國際科學人才交流。禇樂琪攝

2023未來科學大獎今日(16日)公布獲獎名單,今屆共有8名內地學者得獎,人數屬歷屆之冠。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表示,活動向國際展現香港卓越的科研成果,以及獨有的科研魅力,同時促進國際科學人才交流。

「2023未來科學大獎」記者會。禇樂琪攝
「2023未來科學大獎」記者會。禇樂琪攝
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禇樂琪攝
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禇樂琪攝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禇樂琪攝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禇樂琪攝
2023未來科學大獎今日公佈獲獎名單,今屆共有8名內地學者得獎,人數屬歷屆之冠。禇樂琪攝
2023未來科學大獎今日公佈獲獎名單,今屆共有8名內地學者得獎,人數屬歷屆之冠。禇樂琪攝
2023未來科學大獎今日公佈獲獎名單,今屆共有8名內地學者得獎,人數屬歷屆之冠。禇樂琪攝
2023未來科學大獎今日公佈獲獎名單,今屆共有8名內地學者得獎,人數屬歷屆之冠。禇樂琪攝
頒獎典禮將於10月17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期間亦會舉行「未來科學大獎周」,包括科學峰會、研討會等。禇樂琪攝
頒獎典禮將於10月17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期間亦會舉行「未來科學大獎周」,包括科學峰會、研討會等。禇樂琪攝

孫東致辭時表示,近年本港的創科生態發展日趨蓬勃,創科成果也備受國際高度肯定。過去一年,香港的研發成果勇奪多個國際創科獎項,香港有多位科學家榮獲世界級的科學獎項,當中包括今天在場的盧煜明和任詠華,指他們都是國際科學領域的先鋒者。孫東形容香港具備孕育優秀科學人才的土壤,也擁有扎實的創科實力。

孫續說,指特區政府會加倍努力,全力全速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發揮好香港聯通海內外的樞紐作用和國際化優勢,繼續大力支持在香港舉辦世界級學術交流盛會。同時,大獎周一系列的科學活動也將進一步提升包括香港在內的年輕一代對科學的認知和興趣,弘揚科學家精神,為社會營造出更濃厚的科學氣氛。

今屆「生命科學獎」共有兩名得主,分別是內地學者蔡繼杰,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儉民,表彰兩人對農作物病蟲害及防治相關的研究貢獻,各獲50萬美元獎金。

「物質科學獎」同樣有兩名得主,分別是中國超導物理學家趙忠賢,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仙輝,表彰兩人對高溫超導材料領域的研究貢獻,各獲50萬美元獎金。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則有4名得主,分別是內地學者何愷明、任少卿、張祥雨、及已故北京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表彰團隊對人工智能的深度殘差網絡學習的研究貢獻;何愷明、孫劍各獲發33.3萬美元獎金、任少卿及張祥雨和則各獲約16萬元美元獎金。

頒獎典禮將於10月17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期間亦會舉行「未來科學大獎周」,包括科學峰會、研討會等。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