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監測系統受攻擊 揭惡意軟件具美情報機構特徵及軍事目的

2023-08-14 11:27

對中國地震監察系統的攻擊來自美國情報部門。
對中國地震監察系統的攻擊來自美國情報部門。

北京《環球時報》今日表示,針對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的網絡攻擊事件,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360公司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已取得新進展,發現了符合美國情報機構特徵的後門惡意軟件。下一步有關機構將向外界公開披露美國政府一直處於高度保密的某全球偵察系統,其對中國和世界各國國家安全和世界的和平安全都構成嚴重安全威脅。

7月26日,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報警稱,該中心發現部分地震速報數據前端台站採集點網絡設備被植入後門程序,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高級工程師杜振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目前,聯合調查組已經在受害單位的網絡中發現了技術非常復雜的後門惡意軟件,符合美國情報機構特徵,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並且通過惡意軟件的功能和受影響的系統判斷,攻擊者的目的是竊取地震監測相關數據,而且具有明顯的軍事偵察目的。

杜振華資料圖。
杜振華資料圖。
肖新光資料圖。
肖新光資料圖。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的網絡攻擊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的網絡攻擊
攻擊的「黑客」來自美國情報機構。
攻擊的「黑客」來自美國情報機構。
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的情報機構。
美國的情報機構。

對於美國情報機構為什麼鎖定地震監測系統?杜振華介紹,地震監測數據並不限於震級震源等基本信息,還包括地表變形監測數據、水文監測數據等豐富的地理地質數據;這些數據同時也是具有很高價值的軍事情報數據。因此,美國情報機構對地震監測中心的網絡攻擊是一次有計劃有預謀的網絡軍事偵察行動。

安天集團董事長、首席技術架構師肖新光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解釋說,震源位置、震級、深度雖然是公開發布的信息,但這是基於多傳感器的一個感知計算結果,「這些傳感器所感知採集的綜合震動聲波數據,尤其是次聲波數據,對研判地質地形、分析武器系統試驗、核試驗等均有重要情報價值。」

而且這只是美將網絡目標對准地震監測等系統的原因之一,肖新光還分析說,憑借美國本身對全球的綜合探測能力,加之多方位的入侵竊取和其它綜合手段運用,獲取中方各種各類遙測數據,再綜合其他多源輔助數據,就形成了對中國經濟社會運行甚至軍事行動的分析、研判、歸因、定位等能力。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針對包括地震監測系統在內的民用基礎設施遭受到網絡攻擊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杜振華舉例說,如果此次攻擊者對地震監測系統進行了惡意破壞,當地震發生時,系統就無法有效提供准確數據,影響地震預警和災害評估工作,進而導致更加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失,「更加危險的是,如果攻擊者篡改地震監測數據,觸發誤報警,可能導致社會恐慌和秩序混亂,造成無辜群眾傷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