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女玩水染食腦變形蟲亡 發病致死率99% 6場所要注意

2023-08-10 13:19

台灣女子玩水染食腦變形蟲亡,專家指發病致死率達99%。中時資料圖
台灣女子玩水染食腦變形蟲亡,專家指發病致死率達99%。中時資料圖

台灣新北市一名30多歲女子日前在室內玩水設施,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腦膜腦炎,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後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就醫,搶救後仍於8月1日病亡,疾管署表示,在溫暖的淡水、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蹤跡,該疾病的潛伏期約1至7天,發病後死亡率約99%。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昨(9)日接獲通報,該案例發病前曾前往轄內某玩水設施營業場所,因此昨日隨即前往進行採檢,後續由中央帶回檢驗,並要求業者預防性停業及進行環境消毒。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10)日公布最新調查進度,指已經完成池水的環境採檢,最快1周,慢則2到3周,檢驗結果就可以出爐。

台灣新北市衛生局派員採檢。中時
台灣新北市衛生局派員採檢。中時
台灣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中時資料圖
台灣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中時資料圖
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有可能會有食腦變形蟲。新華社資料圖
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有可能會有食腦變形蟲。新華社資料圖
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都可發現食腦變形蟲。新華社資料圖
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都可發現食腦變形蟲。新華社資料圖
專家指從事戲水或溫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新華社資料圖
專家指從事戲水或溫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新華社資料圖
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都可發現食腦變形蟲。新華社資料圖
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都可發現食腦變形蟲。新華社資料圖

玩水設施營業者接受台媒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已經請專業消毒公司處理,將停業兩天全館消毒,包括所有的親水設施與周邊環境。」業者說,其他教練、學員每天都來,且每天投氯,不明白為何發生這種情況。清查發病的消費者是在7月21日到館內玩水,也不知為何個案會發病。

多種場所要注意

台疾管署表示,食腦變形蟲(又稱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好發於夏季,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在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

該署又指,在自然水域活動時,將病原體吸入鼻腔,會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因此從事戲水或溫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另在自然水域戲水,也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就要盡速就醫。

感染食腦變形蟲的潛伏期約1至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腦炎症狀,發病後死亡率約99%。但喝下遭病原體污染的水不會被感染,也不會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