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童軍大露營|香港代表團今抵港 家長指失預算 參加童軍稱歡笑多於唏噓

2023-08-09 13:30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今日返港。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今日返港。

在南韓全羅北道新萬金營地舉行世界童軍大露營因應風暴卡努來襲提早結束活動。香港童軍總會表示,原定於本周六(12日)回港的團員於今日(9日)抵港。

《星島》記者全程直擊童軍返港。根據主辦方消息,童軍代表成員於今午11時25分抵港,未到11時,已有不少成員家長在接機大堂等待,拿出手繪標語,慶祝孩子凱旋而歸。澳門童軍隊有部分隊員亦於今日返回,較港隊早15分鐘出機場。

相關新聞:南韓童軍大露營|香港代表團所有團員已離開營地 將於8.9返抵本港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情況。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情況。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表現興奮。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表現興奮。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表現興奮。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表現興奮。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陳極彰攝
參加世界童軍大露營的香港童軍返港。陳極彰攝
有家長舉起紙牌接機。陳極彰攝
有家長舉起紙牌接機。陳極彰攝
童軍與友人擁抱。陳極彰攝
童軍與友人擁抱。陳極彰攝
羅小姐表示,家中17歲的長子在這次活動中玩的很開心。陳極彰攝
羅小姐表示,家中17歲的長子在這次活動中玩的很開心。陳極彰攝
家長鄭太表示,現時的安排令她「猝不及防」。陳極彰攝
家長鄭太表示,現時的安排令她「猝不及防」。陳極彰攝

鄭太14歲的兒子今次參加童軍活動,她表示兒子期待已久,每日會分享一些開心的照片,相信兒子團隊協作、與人交流的能力會有所提升,料兒子會不虛此行。鄭太稱,作為家長都理解會方為安全著想而選擇提前結束,惟承認安排的確有些「猝不及防」,例如今日自己特意調假來機場迎接兒子。鄭太表示,主辦方的安排已盡力,與家長一方都溝通及時,但就仍有改進空間。她更希望可以讓小朋友逗留多幾日,等颱風完全結束再回港。

手持歡迎海報的羅小姐表示,家中17歲的長子在這次活動中玩的很開心,「佢同我講參觀左好多,去KIA汽車公司睇左好多嘢,又玩得很興奮!」羅小姐同樣表示,因自己和兒子均對此行期待已久,認為主辦方應該讓童軍隊在南韓其他城市逗留多幾日,作為家長願意支持,但都理解相關決定。

左起:李同學、劉同學、邱同學。陳極彰攝
左起:李同學、劉同學、邱同學。陳極彰攝
鄧同學。陳極彰攝
鄧同學。陳極彰攝

參加童軍:歡笑多於唏噓

有不少童軍認為這是一次既辛苦又開心、是充滿活力的一次訓練。童軍劉同學表示,辛苦是因為環境和氣候較惡劣,衛生情況很不好,「甚至沖完涼仍然好污糟」。在一旁的童軍邱同學補充,坦言「個天氣又真係同我哋好唔match」,但因為香港本身是熱帶,天氣炎熱,酷熱已經習慣,主辦單位也有即時提供防暑降溫工具,但仍表示對歐美地區的童軍來說則「是一種極端炎熱,見到都覺得他們特別辛苦。相信冇人願意因此提前離開。」

邱同學稱,活動最好玩、最具吸引力的是可以和世界各地不同國家地區的同齡人交流,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更提升了自己的英語能力,磨練了吃苦耐勞的堅毅品質,認為總體是「歡笑多於唏噓」。對於下一屆在波蘭舉行,邱同學希望主辦單位可以吸取今次南韓組織上的一些不足,亦相信屆時氣候不會如南韓一樣惡劣,「又係高溫又打颱風」。

邱同學、劉同學以及李同學3人都是第一次前往南韓,他們表示,南韓方今次的安排確實略顯不濟,「很多地方都好求其」,三人直言不好的安排會讓3人對南韓萌發不太好的第一印象。

羅小姐的兒子童軍鄧同學表示,南韓主辦方提供設施不是太好,衛生情況非常差。但就對童軍活動感到滿意和興奮,讓自己成長不少,獨立生活能力也有所提升,希望可以在當地逗留多一些時間。

左起:副青少年活動總監張俊彥、香港童軍總會助理香港總監伍頴珊。陳極彰攝
左起:副青少年活動總監張俊彥、香港童軍總會助理香港總監伍頴珊。陳極彰攝

伍頴珊:參加者在艱苦環境下鍛鍊毅力

香港童軍總會助理香港總監伍頴珊和副青少年活動總監張俊彥隨隊回港。伍頴珊表示,今日有約170人返港,主要為成員及分團領袖,另一批將近20人今日下午晚些時候亦回返港,餘下200多人大部份為領袖,會在本月13至15日返港。

伍頴珊説,提前結束的主要原因是颱風來襲,擔心營地出現水襲情況。主辦方亦安排了120多個地點供參與童軍參觀。她讚揚香港童軍,認為在艱苦環境下孩子們的毅力得到了鍛鍊。她亦承認活動中有幾名成員曾輕微中暑,現時已全部康復。

記者:謝宗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