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海市》火到台灣:正映射了今日台灣亂像

2023-08-04 15:15

刀郎的《羅剎海市》引起熱議。
刀郎的《羅剎海市》引起熱議。

內地歌手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爆紅,近日並火到了台灣,台灣《聯合報》一篇評論文章稱,《羅剎海市》歌詞「映射了當前的台灣」,四處是假像、亂像的台灣正是「羅剎國」,直言島內從政壇到各行各業,「又鳥馬戶」一點都不少。有台灣的網民表示,《羅剎海市》歌詞「拿來罵民進黨很貼切」,台灣的領導人蔡英文和賴清德簡直可以「對號入座」。

台灣網民的回應。
台灣網民的回應。
台灣網民的回應。
台灣網民的回應。
刀郎的《羅剎海市》引起熱議。
刀郎的《羅剎海市》引起熱議。
《羅剎海市》部分歌詞截圖
《羅剎海市》部分歌詞截圖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

刀郎新歌《羅剎海市》歌詞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諷刺名篇《羅剎海市》,有隱喻有直白,嬉笑怒罵間極富神秘感,不僅吸引了大批網友翻唱、解讀,一些學者也加入了解讀大軍。歌詞寫道:「那馬戶(簡體字「驢」)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簡體字「雞」)不知道他是一只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他見這羅剎國裡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

台灣《聯合報》評論文章表示,《羅剎海市》一曲正映射了當前的台灣亂像:「蒲松齡在其《羅剎海市》小說裡提到十六個字:『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述說有真才實學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是一些無學之人青雲直上。不論是蒲松齡的《羅剎海市》或是刀郎的《羅剎海市》,他們所要傳達的,即在點出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扭曲是非顛倒黑白』者,而這些不也映射了當前的台灣。」

文章寫道:「台灣的『又鳥馬戶』可一點都不少,這幾年甚至是變本加厲,德不配位者何其多:政治人物看似好學向上,實則假學歷、假論文、假鍍金;廟堂高官望之似人龍,實則小三、劈腿、性騷犯;各行各業的『metoo』事件頻傳,許多素有名望者一個一個被撕開假面具;官商勾結、利用權勢賺黑錢,基層民眾卻只能低薪過日子,四處是假像、亂像的台灣,不就是另一個『羅剎國』?」

有島內網民直言,對於歌詞,當局官員簡直可以「對號入座」,「個個吃相難看」,讓台民眾遭殃,把台灣變得只剩空殼子,台北市就是現實中的「羅剎海市」。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