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京觀察:影射社會醜惡 刀郎《羅剎海市》爆火

2023-07-28 08:40

刀郎推出新專輯因其中一首歌《羅剎海市》一夜爆火。網圖
刀郎推出新專輯因其中一首歌《羅剎海市》一夜爆火。網圖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沉寂多年的內地歌手刀郎,近日推出新專輯《山歌廖哉》,其中的歌曲《羅剎海市》一夜爆火,霸榜全網,此種盛況在當下華語樂壇相當罕見。網民大讚歌詞隱喻詼諧,句句珠璣,影射了諸多人和事;曲調亦復古婉轉,親近草民底層,深受普羅大眾歡迎。由於《羅剎海市》與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當中一篇故事同名,網民紛紛查閱典籍,試圖解讀《羅剎海市》的「弦外之音」。

原文是憤世嫉俗文章

網民大讚歌詞隱喻詼諧,句句珠璣。網圖
網民大讚歌詞隱喻詼諧,句句珠璣。網圖
《羅剎海市》部分歌詞截圖
《羅剎海市》部分歌詞截圖
蒲松齡《羅剎海市》原文。
蒲松齡《羅剎海市》原文。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乃憤世嫉俗之文章」,描寫一個虛無縹緲的國家,那裏美醜顛倒,愈是猙獰怪異,愈以之為美,愈顯榮華富貴。文章寫盡「美豐姿,少倜儻」的主人公馬驥際遇的坎坷與不公。

由於刀郎的同名歌曲不乏「他見這羅剎國裏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的表述,有評論稱,聯想到刀郎這些年遭受的批評,讓人感覺這首歌曲有自況的味道,「指桑罵槐」。不少人更將歌曲,同當年捲入「封殺」刀郎傳聞的四位明星那英、楊坤、汪峰、高曉松聯繫起來。

2004年,刀郎憑藉《2002年的第一場雪》走紅大江南北,拿下不少獎項,惟當時樂壇傳出這名草根歌手遭到一些大腕排擠。有人揣測,《羅剎海市》的推出是「刀郎復仇」。北京《新京報》評論則稱,埋頭10年創作,只為「罵人不帶髒字」完成一場報復,這大概也就不是刀郎了。

歌詞有無限想像空間

還有評論說,這首歌其實包含對整個社會的暗諷,「從『指鹿為馬』到『指鼠為鴨』,再到『指驢為雞』,這個世界亂套了。」「乍一聽歌詞是無厘頭段子,實際內涵和外延讓人有無限想像空間!」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苗懷明受訪表示,刀郎選取角度巧妙,用流行歌曲演繹古代名著,非常成功。「我願意解讀為刀郎對社會醜惡現象的嘲諷,不是具體針對哪個人,這樣他的歌曲才更有意義。」

星島日報駐京觀察  楊浚源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