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民企春天為何遲遲未到?

2023-07-25 08:02

上周「民營經濟31條」出台撐民企。新華社
上周「民營經濟31條」出台撐民企。新華社

中國政府上周三(19日)發布了提振民營經濟信心的31條意見。意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頂級發布,稱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並從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方面,提出多項具體舉措。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稱,「有理由相信,民營經濟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發展舞台和光明發展前景。」騰訊馬化騰、吉利汽車李書福、中通快遞賴梅松、新希望集團劉永好、360集團周鴻禕等民企巨頭紛紛表示,稱將有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不過,這些似乎是應景式表態,股市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馬化騰稱新國策為平台經濟指明發展方向。
馬化騰稱新國策為平台經濟指明發展方向。
雷軍認為,新政策增強了民營企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雷軍認為,新政策增強了民營企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認為企業需響應國家號召。
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認為企業需響應國家號召。
德爾瑪集團副總裁李軍衛表示《意見》出台後期盼中央相關部門、省市區出台相關具體落地的政策匹配。
德爾瑪集團副總裁李軍衛表示《意見》出台後期盼中央相關部門、省市區出台相關具體落地的政策匹配。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也提到,新希望作為一家從農村走出來。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也提到,新希望作為一家從農村走出來。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中新社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中新社

相關新聞:「民營經濟31條」出台撐民企 馬化騰、雷軍等21位企業家這樣看

最高領導人2018年已經召開民企座談會喊話,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批評銀行不問青紅皂白對民營企業斷貸抽貸。當時媒體紛紛讚頌,稱具有「里程碑」的歷史意義,但5年過去,民企的春天並沒有到來,反而處境更加惡劣。

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官方強力整頓互聯網、房地產和教育培訓,不僅給民營經濟帶來滅頂之災,也重挫中國經濟,加上疫情3年的衝擊,全球經濟高度不穩定,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很多民營企業選擇了「躺平」。

「為甚麼很多人節衣縮食減少消費?為甚麼一些本來很想幹事情的企業家不願做長遠的規劃和投資?」社會學家孫立平上月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是因為心裡不踏實。」他指出,要走出經濟疲弱的狀態,政府需要營造一種讓人安心的營商環境。

毋庸諱言,31條意見力度很大,據稱還將有配套措施,但關鍵是能否落實。過去幾年,在「壯大國企」、「國企姓黨」的主旋律之下,國企無論是貸款、拿地、優惠政策,都是一路綠燈,民企變相受到擠壓。某個程度而言,民企並不需要扶持,只需要與國企一樣獲得平等對待。

紀曉華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