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行︱紅隧首日實施塞車未改善 有車輛經過收費亭前減速、煞車

2023-07-23 13:18

紅磡海底隧道7月23日清晨5時起實施「易通行」,有車輛未適應,仍會在收費亭前慢駛。
紅磡海底隧道7月23日清晨5時起實施「易通行」,有車輛未適應,仍會在收費亭前慢駛。

紅隧今日(23日)清晨5時起實施不停車繳費「易通行」,開放四條行車線。實施首日清晨,行車初時仍算暢順,但隨着車輛增多,塞車情況開始出現,其中康莊道往紅隧方向,早上車輛行車緩慢,不時有車輛減速及煞車,相信與部分司機未適應有關。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鄭丹尼攝)
收費亭掛有橫額提醒市民「易通行繳費,不用停車」。(鄭丹尼攝)
收費亭掛有橫額提醒市民「易通行繳費,不用停車」。(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今日實施「易通行」,記者親身駕車,體驗服務開通的狀況。(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今日實施「易通行」,記者親身駕車,體驗服務開通的狀況。(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今日實施「易通行」,記者親身駕車,體驗服務開通的狀況。(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今日實施「易通行」,記者親身駕車,體驗服務開通的狀況。(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今日實施「易通行」,記者親身駕車,體驗服務開通的狀況。(鄭丹尼攝)
紅磡海底隧道今日實施「易通行」,記者親身駕車,體驗服務開通的狀況。(鄭丹尼攝)

不時有車輛突然減速、煞車

《星島頭條》記者今早約10時,親身駕車在紅隧附近觀察出入隧道情況,隧道收費亭減至三個,收費亭掛有橫額提醒市民「易通行繳費,不用停車」。然而進入收費亭路段後行車緩慢,不時有車輛突然減速或煞車,後面車輛隨即響咹。最終,由理工大學經紅隧過海大概需時15分鐘。

記者其後約10時半,回到紅隧外再觀察約半小時,塞車情況逐漸嚴重,車輛移動緩慢。據初步統計,平均每一分鐘僅46輛車經過。有不少車輛在經過收費亭會減速經過,相信是司機未習慣不停車繳費安排。

的士司機張先生。(謝焯成攝)
的士司機張先生。(謝焯成攝)

的士司機指今日「唔敢過紅隧」

的士司機張先生指,過往使用「易通行」通過其他隧道時多次失敗,指「一時得,一時唔得」。他表明即使跟足政府指引建議將「車輛貼」與「車cam」距離最少10厘米,仍然經常感應失敗。因此,他坦言今日做生意時「唔敢過紅隧」,因紅隧外本身已大排長龍,如果遇到技術問題就更麻煩,相信明日上班日情況只會更嚴重。他質疑「易通行」政策未有測試好便在紅隧推行,未能解決隧道塞車問題。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在上周四(20日)的簡報會表示,在紅隧推易通行不會立即令隧道暢通,「我唔會有一個好大嘅寄望」,但預計有助減少車輛在樽頸位切線爭入管道的情況。

實習記者:陳子悠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