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灣河麗灣大廈石屎剝落│ 梁熙:「社區炸彈」多區出現 倡成立跨部門小組跟進

2023-07-20 12:32

位於筲箕灣道的麗灣大廈,昨日(19日)傍晚有石屎剝落,事件敲起對大廈外牆維修的關注。資料圖片
位於筲箕灣道的麗灣大廈,昨日(19日)傍晚有石屎剝落,事件敲起對大廈外牆維修的關注。資料圖片

位於筲箕灣道的麗灣大廈,昨日(19日)傍晚有石屎剝落,擊中一名男途頭部,須送院救治,事件敲起對大廈外牆維修的關注。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在電台節目表示,昨日到現場了解,相關大廈樓齡58年,大約兩年前收到驗樓令並已完成驗樓,報告表示合格,並在半年前已提交政府,正等待維修令,但與政府表示,該大廈仍需完成修葺工程的說法出現落差。

工人今(20日)早於大廈外搭棚。劉漢權攝
工人今(20日)早於大廈外搭棚。劉漢權攝
工人今(20日)早於大廈外搭棚。劉漢權攝
工人今(20日)早於大廈外搭棚。劉漢權攝
立法會議員梁熙昨日到場了解情況。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梁熙昨日到場了解情況。資料圖片
男途人清醒送院。
男途人清醒送院。
麗灣大廈簷篷位置有石屎剝落。
麗灣大廈簷篷位置有石屎剝落。
石屎散落一地。
石屎散落一地。
消防架起雲梯與屋宇署人員檢查簷篷位置。
消防架起雲梯與屋宇署人員檢查簷篷位置。
消防架起雲梯與屋宇署人員檢查簷篷位置。
消防架起雲梯與屋宇署人員檢查簷篷位置。
消防架起雲梯與屋宇署人員檢查簷篷位置。
消防架起雲梯與屋宇署人員檢查簷篷位置。

梁熙與民建聯東區支部副主席郭詠健,今日繼續跟進西灣河麗灣大廈的情況,據法團表示,早於去年5月已完成驗樓的要求。根據當時的報告,大廈有一處約10米的簷篷需要即時維修,法團亦很快安排了相關的拆除工作。

梁熙表示,除此之外,大廈仍有一些跟進事項,例如消防設施需要提升以及外牆有零星破損需要修補,不過因為有關的情況不屬於「即時危險」,故此按正常流程進行招標工作,申請「招標妥」的相關資助,並會合併消防及外牆兩項工作進行招標。目前大廈的消防設施提升工程需要等候消防處的批准方能進行下一步的招標工作,在此期間卻不幸地出現了是次意外。

梁熙相信不少舊式大廈亦面對著如西灣河麗灣大廈般的情況,故此除了希望消防處可以加快相關的審批工作外;屋宇署亦應該評估現時4800多幢相關大廈的狀況,以緩急先後盡快完成巡查工作。

梁熙建議,政府先替有關大廈處理有危險部分,稍後向法團追收費用,其他方面則交由大廈自行修葺。他又提到近日多宗事故,石屎或批盪剝落的位置都是朝向行人路,但驗樓師一般不會架起雲梯到外牆查驗,建議日後驗樓時要重點檢查,以免同類事情再次發生

梁熙:肇事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 業主多為長者 推動維修困難重重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梁熙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梁熙facebook圖片

與此同時,梁熙亦接獲麗灣大廈旁的興祥大樓業主們求助,表示大廈大部分業主以及法團都是長者,導致法團在推動相關維修時困難重重,就算收到驗樓令,要遵辦的不是想像般那麼簡單。

梁熙希望政府可以介入協助,不論是解決相關的經濟負擔,還是做好解說流程等,讓有心又遇上困難的業主可以獲得幫助;當然,對於有能力卻不打算維修,例如正等候收購而刻意拖延維修進度的大廈,當局就需要主動介入並嚴格執行驗樓令等相關要求。

梁熙指全港有4千多幢大廈收了驗樓令,當中僅1800幢完成部分程序,認為屋宇署要好好掌握情況。他又指現時要盡快拆除「社區炸彈」,但由於相關工作涉及屋宇署、民青局和市建局,建議政府成立跨部門小組並增加人手,盡快處理到期但仍未處理維修的大廈。當完成這批樓宇的工作後,下一步需要處理全港8千多幢樓齡達50年大廈,或「三無大廈」以及沒有立案法團的大廈。

香港房屋管理學會秘書王榮樂:建議政府增加撥款 以借貸方式為資金不足的大廈提供協助

香港房屋管理學會秘書王榮樂表示,就近期大廈外牆簷蓬剝落事件持續不斷,屋宇署更指已發出的強制驗樓令多達4,800幢舊樓,當中有2,700幢舊樓過了限期仍未完成驗樓令要求,當中約900幢更未委聘檢驗人員。

王榮樂指,歸根究底,大部分樓宇不能按時檢驗維修主要為兩大原因,一是資金不足,二是無法聯絡業主。因此就短期而言,該會建議政府可以增加撥款,以借貸方式為資金不足的大廈提供協助;而在長遠方面,則可以參考澳門,立法要求增設建築維修基金,每年按單位差餉數值的百分比收取,大約十至二十年在樓宇需要檢驗和維修的時候,就有足夠的資金自給自足,真正解決不同樓宇的維修和檢驗問題。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