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非政治化對香港最有利 市民只須奉公守法、專業自持便足夠

2023-07-20 11:49

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資料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資料圖片)

近日有關香港「撥亂反正」過程是否過火的話題引起關注。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在報章撰文,指香港最大的價值從來在於國際化、秉持專業精神,凡事政治化,正正是反對派過往長久以來所犯的錯誤。他認為應對國安潛在威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非政治化處理,以法律和專業精神來規範港人的行為,將「愛國愛港」範圍擴到最大,只要大家奉公守法、專業自持就夠。

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資料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資料圖片)

指反對派過往「凡事政治化」犯下大錯

張志剛指,中共建國總理周恩來對香港的「充分利用,長期打算」戰略,到今日仍然適用,香港最大的價值就是高度開放和國際化,這對國家亦有利。維持資本主義制度在香港的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國家有利有用,要滿足這些要求,除了要做到「愛國愛港」外,還有很多條件要達到,其中一項就是「專業化」。

他解釋,「專業」除了指傳統的專業行業外,還包括背後的專業精神,即使是其他一般行業如計程車司機、酒樓侍應,以至外賣小哥,都能看出其背後的服務是專業、馬虎還是失責,長時間以來香港的專業精神都是這個城市的成功之鑰,是全香港市民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
張志剛指,香港從來都是保持「非政治化」特性最有利,這種「專業精神」也不應該因政治理由而有所改變,正如2019年「黑暴」期間,他亦嚴厲批評過部分醫護人員沒有向受傷警務人員提供適切的救助,正正因為反對派過去「眼中只有權力」,把過去一大片「非政治化」的社會範圍都政治化,用來作為奪權的踏腳石,甚至摧毁了在各行各業植根的專業精神。

他認為,頒布《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之後,香港的政治土壤已經很大程度得到淨化,反對派的奪權「機器」已經被拆毁,而對付移居外地及在本地潛伏的反對派,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恰如其分地落實國安法,以法律針對性地去懲治這些違法行為。惟在社會層面,他反問:「我們的策略應該是維持政治化,也就是改造他們的政治取向,還是回復之前的非政治化,以法律和專業精神來規範他們的行為呢?如果香港要發展高效的金融中心、活力的商業中心,與西方聯繫的國際城市,維持普通法的法律制度,我們應作何選擇呢?」

張志剛續指,只要不是「不愛國愛港」的人,都可以算成「愛國愛港」,用時下用語,不在負面清單內的東西,那就一律過關放行。「要把『愛國愛港』的範圍劃到最大,就只需把『不愛國愛港』的成分剔除。」在「愛國愛港」最外圍的,就必然是「非政治化」的組織和市民,只要市民「奉公守法、專業自持」,也已足夠。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