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雁雄:香港總能在變局中崛起 「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

2023-07-10 09:28

鄭雁雄:香港總能在變局中崛起 「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
鄭雁雄:香港總能在變局中崛起 「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

特首李家超今早(10日)出席《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並致辭。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亦有到場致辭,形容香港總能在世界變局崛起:「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

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黃頌偉攝)
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特首李家超。(黃頌偉攝)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黃頌偉攝)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黃頌偉攝)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黃頌偉攝)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信報》50周年「未來香港高峰論壇」活動。(黃頌偉攝)

李家超:香港動靜皆宜 是圓夢好地方

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致辭時表示,《信報》屹立不倒50周年有賴各界支持。他指,國家開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里程,香港因此迎來更大的新機遇,要增強提升香港發展動能,鞏固提升獨特地位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說好香港及中國故事。

他又提到過去幾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中央運籌帷幄,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及戰略布局,出台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變,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讓香港重新啟程,中聯辦亦全力支持特區施政。李澤楷希望香港能迎來新機遇、鞏固獨特優勢。

李家超致辭時指,去年公布首份施政報告時就說過,為加強發展動能和競爭力,會積極進取搶企業搶人才,政府提出「搶企業、搶人才」至今半年,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反應踴躍,截至上月底,收到的申請突破10萬宗,是每年輸入3.5萬人才目標的3倍,充分證明香港對世界人才的吸引力。他提到,地緣政治風險和環球經濟環境改變,香港難免受波動影響,但香港有「一國兩制」優勢,多年來建立穩健金融體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屹立不倒,並獲國際認同。

李家超又指,本港同時要發掘新經濟增長點,其中金融科技能匯聚香港金融優勢和新興發展,不同城市在疫情後為經濟發展各出奇謀、急起直追,本港需要繼續鞏固競爭力。去年發表的創科發展藍圖的4大方向,目前已取得一定進展;發展文化藝術交流,也是提升香港吸引力的方法。香港亦是個共冶一爐的國際大都會,娛樂消遣活動豐富,香港是動靜皆宜的好地方,也是個可以圓夢的地方。

鄭雁雄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來港發表重要講話時,宣示「一國兩制」必須全面準確落實、堅定不移,一年來在李家超政府引領下,新一屆特區管治團隊團結社會各界及市民拼經濟,展現良政善治,經濟社會重現生機,剛過去的七一,市面一片祥和,有濃厚節目氛圍:「我們熟悉、可愛的香港回來了。」

他指挑戰與機遇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回顧過去香港每次崛起,都是在世界變局中實現的:「世界有變數,香港有着數。世界有變局,香港有新局。」香港發展史就是在「適變、應變、求變」中實現自我超越的歷史,相信未來香港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指港人不懼怕改變,形容港人敏銳、懂得捕捉商機、敢拼搏。他表示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能突顯強國建設,並獲取國家發展紅利。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黃頌偉攝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黃頌偉攝

孫東:政府發展科技同時 不會胡亂批出土地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專題討論中表示,創新科技藍圖指出需完善上中下游的創科產業,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包括推動人工智能、擴建數碼港第5期等。他指下一步需提出清晰政策,包括稅收、法律等政策配套以推動本港創科發展。孫東亦特別提及在藍圖中的智慧支付,指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比內地落後,認為本港需要在此方面急起直追。

孫東表示,新田科技城對於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他指當局正仔細研究發展方向,稱不必過份擔心科技城會成為地產項目,因為當局在KPI方法有一定壓力,例如需將GDP拉升數個百分點、亦要提供一定職位數量,因此不會胡亂批出土地。他強調新田科技城與科學園發展形式不同,是採用批地、招商引資方式引入公司,政府只會提供基礎建設,其他方面需由公司負責。

被問到批地的準則,孫東指,最看重的是不同公司的計畫書的質素,例如能否做到國際領導地位(international leading)、能為經濟貢獻多少GDP、提供多少職位等,而決定在眾多競爭者中批出土地給誰。孫東補充,搶人才需要提供完善的創科平台,讓人才感到自己能在香港「有用武之地」,形容要留住人才,積極發展好「8大中心」是缺一不可。他引述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在辦公室裏看到的全是問題,下到社會時看到的全是解決方法,希望社會各界出一分力,齊心發展香港創科。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做創新科技需要時間做深做透、不能浮燥。他指「科技」與「專業」需並重,兩者密切相關,例如在發展生命科技方面,需要醫療專家,而香港則擁有專業的DNA,在不同專業亦有優勢。邱達根認同香港創科發展四大方向,但指科技發展不能逆轉,因此政府需鼓勵由保守地應用科技轉化為創造新科技,直言不能只顧傳統金融而不作創新研究,若金融與科技不作互動、創新,則難以在現今社會生存。 

邱達根亦以醫療科技為例,指須做到專業與科技平衡,即如何應用科技而不影響大眾健康。他亦指立法若太嚴謹,會影響並箝制科技創新,認為在立法方面需適當地「拆牆鬆綁」,以免阻礙創科發展。他總結時表示不要因為一些社會聲音而逆轉、擔心,因發展科技是一個很長的道路,需要時間深耕細作,形容發展創科並非撒錢下去就能馬上產出成果,需要全社會上下一心在創科上一同走下去。

記者:陳俊豪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