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潘功勝升任人行行長原因 「海歸」派獲重用 冀有助與西方央行合作

2023-07-03 06:00

現任人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獲委任為該行黨委書記,他成為人行新行長的呼聲亦跟着水漲船高。潘功勝在最後階段「跑出」,收到相信是他今年最佳的生日禮物,市場認為他作為帶領工行(1398)同農行(1288)上市的大功臣,在金融業有多年實戰經驗等,加上其國際化背景,都成為他的加分位,同時凸顯中央希望經濟穩定,尤其是人民幣匯率要穩定的政策基調。

本周六(8日)就迎來60歲的潘功勝,在生日前夕收到升職「大信封」,中央組織部宣布委任他出任該行黨委書記,市場預期是為他出任行長「鋪路」,在經提請人大常委會通過後,正式接掌人行帥印。

農行上市的大功臣

潘功勝學者出身,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前往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學習。1993年投身商業銀行成為「賓架才俊」,擁有近20年金融實戰經驗,戰績最彪炳當數他先後參與了兩大國有銀行的上市。2006年有「世紀招股」之稱的工行,成功同時A+H股上市。相對工行,潘功勝更是農行A+H股上市的大功臣。2008年他赴任農行副行長,在他組織協調下,農行IPO團隊通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引入「綠鞋」機制等投資故事等方式,為上市打下基礎,農行在2010年上市,完成工、農、中、建四大內銀股改上市的最後一塊拼圖。

拆解潘功勝上位之路:

潘功勝生於1963年,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歷。
潘功勝生於1963年,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歷。
潘功勝曾在中國工商銀行任職近15年,是2006年工行上市關鍵人物。
潘功勝曾在中國工商銀行任職近15年,是2006年工行上市關鍵人物。
2008年4月,潘功勝轉任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直至2012年6月調任人行。
2008年4月,潘功勝轉任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直至2012年6月調任人行。
2012年6月,潘功勝(右一)履新人行副行長,完成了從商業銀行副行長到央行副行長的跨越。
2012年6月,潘功勝(右一)履新人行副行長,完成了從商業銀行副行長到央行副行長的跨越。
2015年12月,人行副行長潘功勝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2015年12月,人行副行長潘功勝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從2012年6月出任人行副行長至今的11年間,潘功勝分管過人行外匯、研究局、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等多個關鍵部門。
從2012年6月出任人行副行長至今的11年間,潘功勝分管過人行外匯、研究局、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等多個關鍵部門。
曾前往劍橋、哈佛的潘功勝具備國際化視野,據傳這是他上位的重要原因。
曾前往劍橋、哈佛的潘功勝具備國際化視野,據傳這是他上位的重要原因。
在擔任央行副行長的11年內,潘功勝多次就外匯市場、互聯網金融、債券違約等發聲。
在擔任央行副行長的11年內,潘功勝多次就外匯市場、互聯網金融、債券違約等發聲。
任命經驗豐富、作風穩健的潘功勝,反映出中央立場謹慎,及將當前政策焦點放在穩定經濟上。
任命經驗豐富、作風穩健的潘功勝,反映出中央立場謹慎,及將當前政策焦點放在穩定經濟上。
潘功勝(左)與現任人行行長易綱(右)都是學者出身。
潘功勝(左)與現任人行行長易綱(右)都是學者出身。
潘功勝曾直言,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長期「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經營,患上了嚴重「高血壓」
潘功勝曾直言,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長期「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經營,患上了嚴重「高血壓」
今年6月,潘功勝(中)在演講中稱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
今年6月,潘功勝(中)在演講中稱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
今年3月,潘功勝曾表示,有信心、能力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今年3月,潘功勝曾表示,有信心、能力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潘功勝今年3月曾表示人行將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租購併舉的住房市場發展等,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潘功勝今年3月曾表示人行將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租購併舉的住房市場發展等,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穩」字當頭 國際化背景或成上位關鍵

完成兩間國有大行上市的使命後,2012年6月,潘功勝赴央行任副行長,先後分管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外匯等部門。回望他人行任職期間的言行,市場評論為行事風格力求穩健,尤其體現在他在人民幣、外匯管理上。

在擔任央行副行長的11年內,潘功勝多次就外匯市場、互聯網金融、債務違約等發聲,在各類金融風險的化解中積累了深厚經驗。《華爾街日報》指,中國當前已走到經濟成長放緩、債務飆升、人口老化的關鍵時刻,任命經驗豐富、作風穩健的潘功勝,反映出中央立場謹慎,及將當前政策焦點放在穩定經濟上。

此前《華爾街日報》曾報道,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是出任人行行長呼聲最高的人選。潘功勝上位令人「有些意外」,因他未在中共二十大上成為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分析認為,潘功勝曾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等國際學府進修,而且曾參與境外金融重大投資活舫,令中央最終情傾其國際化背景,是希望他和其他國家央行總裁合作時更輕鬆容易。

難有蜜月期 內外經濟夾擊 人民幣、內房債務待解決

不過,無論新任行長最終屬誰,都要面對目前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內地亦難獨善其身,最近的經濟數據都顯示內地放緩,市場觀望央行「放水」力度,以挽救經濟等。人民幣持續貶值亦成為人行一大難題,潘功勝曾表示,有信心及能力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強調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市場預期這將成為他未來行長任期期間的主軸。

潘功勝近年一大挑戰,必數內房,但這問題至今2年仍未解決。他曾直言,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長期「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經營,患上了嚴重「高血壓」,資產負債表持續處於高風險狀態,最終「出事」。為解決問題,他看似仍想靈活利用政策工具促進市場調節、趨向穩定,曾表示人行將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租購併舉的住房市場發展等,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惟年初至今中國經濟回復乏力,房地產市場亦顯疲態,相關政策努力或仍需時顯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