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去風險VS自立自強

2023-06-29 08:29

中國市場龐大及具潛力。路透社
中國市場龐大及具潛力。路透社

過去幾個月,「去風險」,尤其是在產業鏈上不過度依賴中國,成為歐美主流對華政策。中方則竭力扭轉這個趨勢,李強總理無論是訪問德國、法國,還是在「夏季達沃斯論壇」向全球政商界喊話,都呼籲政府不要越俎代庖替企業評估風險,稱「降依賴」、「去風險」是一道偽命題。

中國市場規模龐大,如果脫離中國市場,歐美都難以實現經濟發展。因此,西方國家都意識到現階段「脫鈎」不可行,提出「去風險」。不過,在美國的影響和壓力之下,歐盟以國家安全和「去風險」為由,發布了涉及華為和中興的報告,等於將中國公司逐出了歐洲市場。中方則慎防「去風險」演變為「去中國」,因此提出對於經濟風險產業,風險企業的感知最敏感、企業最有發言權。

「內循環」及封城措施令外資憂心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新華社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新華社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新華社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新華社
新冠疫情期間的封城措施也令一些外資重新檢討風險。
新冠疫情期間的封城措施也令一些外資重新檢討風險。
習近平日前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訪華的希普金斯。
習近平日前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訪華的希普金斯。
李強出席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新華社
李強出席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新華社

不少外資公司仍看好中國廣闊市場和完善產業鏈,但新冠疫情期間的封城措施,也令一些外資重新檢討風險。與此同時,面對西方打壓,中國提出「國內大循環」,也令一些外資憂心。

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近日前往四川訪問有這樣的觀察:歷經3年新冠疫情的中國,依然對促增長有相同的願望和動力,但在思路上轉而更多考慮防範性及先發制人類別的措施,包括應對面臨干擾及新冠等「黑天鵝」事件,這項改變為政策增加韌力。

習近平主席則多次指出,「內循環」是為了保證極端情況下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同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並不矛盾,「『雙循環』不是要閉關鎖國,而是當別人不給我們開門的時候,我們自己還能活下去、活得更好。」他前天會見紐西蘭總理希普金斯說,「我們強調自立自強,絕不是閉關鎖國,而是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

紀曉華 

---
《星島申訴王》100集誕生之我最喜愛影片票選,由6月16日至6月30日,玩遊戲贏取總值超過10萬豐富禮品!

立刻點擊投票👉🏻https://tinyurl.com/38dfzwtv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