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之父」古迪納夫逝世 終年100歲

2023-06-27 15:20

鋰離子電池研發先驅古迪納夫逝世 終年100歲
鋰離子電池研發先驅古迪納夫逝世 終年100歲

世界各地的人日常生活離不開鋰離子電池,無論是手機、平板電腦、電子車,都使用了鋰離子電池(Lithium Ion Batteries),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發明者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於6月25日逝世,享年100歲。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昨日(26日)宣佈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逝世的消息。古迪納夫在1970年代研發新的鋰離子電池化學方程式,提出利用鈷氧化物製作電極,大大提高了電池生產的電力,也徹底改變了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向。

對鋰離子電池作大量前膽性研究

約翰·古迪納夫最早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長達 24 年,協助開發電腦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976年,古迪納夫成為牛津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實驗室主任,其間他完成了對商業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至關重要的數項重要研究。1979 年,古迪納夫與日本學者水島公一等人,共同發現使用鈷酸鋰(LiCoO2)做為鋰離子電池陰極,可以讓金屬鋰以外的陽極實現高密度存儲能量,這一發現促進碳基材料開發。

1983 年,古迪納夫、M.Thackeray 等人又發現錳尖晶石是更優良的正極材料,它具有低價、穩定與優良導電、導鋰性能,分解溫度高且氧化性遠低於鈷酸鋰,即使短路、過充也能避免燃燒爆炸危險。1989年,古迪納夫、A.Manthiram 發現由於聚電解質的電磁感應效應,採用聚電解質(如硫酸鹽)的正極能產生更高電壓。

鋰離子電池,是手機等現代電子產品,不可缺少的部份。
鋰離子電池,是手機等現代電子產品,不可缺少的部份。
古迪納夫於2019年,以97歲之齡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是諾貝爾獎最年長的得獎
古迪納夫於2019年,以97歲之齡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是諾貝爾獎最年長的得獎
古迪納夫於2013年,獲時任美國奧統奧巴馬頌發科學獎章。 路透社
古迪納夫於2013年,獲時任美國奧統奧巴馬頌發科學獎章。 路透社
古迪納夫於2019年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是諾貝爾獎最年長的得獎
古迪納夫於2019年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是諾貝爾獎最年長的得獎

 

令現代人生活更便利

如今眾多無線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以至太陽能板等都使用了鋰離子電池。在2019年與另外兩名研發鋰電池的科學家共同摘得諾貝爾獎化學奬以前,古迪納夫的名字並不太為人熟知。他對金錢漠不關心,甚至放棄了大部分應得專利。

1986年起,古迪納夫擔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其研究令電池材料不斷改進,並大大推動了電動車的發展。其後,古迪納夫94歲高齡時還發明了全固態電池。

成為年紀最大的諾貝爾獎得獎者

古迪納夫於2019年,以97歲之齡得諾貝爾獎化學獎,是諾貝爾獎最年長的得獎者,古迪納夫被認為為現代鋰離子電池做了大量先驅性與領先性基礎研究,而他也終於在2019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看淡名利 自己不用智能手機

不過,古迪納夫對名譽看得相當淡然,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主持人John Humphrys於2016年問及他對於自己的研究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有何感受時,他回答沒有想太多,「我很高興為這世界提供了一些東西,但我自己沒有手機,因為我不喜歡被打擾。」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星島申訴王》100集誕生之我最喜愛影片票選,由6月16日至6月30日,玩遊戲贏取總值超過10萬豐富禮品!
立刻點擊投票👉🏻https://tinyurl.com/38dfzwtv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