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船迂迴路線走私15億貨 有紀錄以來最大宗 海關拘貨運公司經理

2023-06-26 13:04

香港海關早前偵破一宗利用遠洋船走私的案件,不法分子以迂迴路線先將大批走私貨運往新加坡,再立即運返內地,以逃避偵查。本月13日,海關成功鎖定15個報稱運載木漿的貨櫃,檢獲10億粒全新的集成電路、25噸乾海味、2萬支紅酒、27000隻音樂光碟及黑膠唱片,總市值15億港元,是有紀錄以來最大宗走私案,行動中拘捕一名45歲貨運公司經理。

人員正在驗貨。徐裕民攝
人員正在驗貨。徐裕民攝
海關正檢查15個可疑貨櫃內藏的木箱。徐裕民攝
海關正檢查15個可疑貨櫃內藏的木箱。徐裕民攝
木箱內藏大批集成電路、乾海味、紅酒及音樂光碟。徐裕民攝
木箱內藏大批集成電路、乾海味、紅酒及音樂光碟。徐裕民攝
檢獲的集成電路。徐裕民攝
檢獲的集成電路。徐裕民攝
海關成功鎖定15個可疑貨櫃。
海關成功鎖定15個可疑貨櫃。
海關成功鎖定15個可疑貨櫃。徐裕民攝
海關成功鎖定15個可疑貨櫃。徐裕民攝
海關與漁護署官員展示所檢獲的走私貨品。蔡楚輝攝
海關與漁護署官員展示所檢獲的走私貨品。蔡楚輝攝
海關與漁護署官員展示所檢獲的走私貨品。蔡楚輝攝
海關與漁護署官員展示所檢獲的走私貨品。蔡楚輝攝

15個報稱載木漿貨櫃 實際藏集成電路 乾海味 紅酒 音樂光碟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李艷萍指,海關留意疫情期間,不法分子利用海路進行走私活動,在海關嚴厲打擊下,不法分子改變其犯罪手法,最初以快艇、漁船、躉船,甚至內河船,一次過走私大批貨物內地或澳門,近期則捨近求遠,以遠洋輪走私大量貨櫃遠離香港及內地城市,海關相信因在嚴厲執法下,走私集團再次改變走私路線,以迂迴路線走私貨物返內地,早前經情報搜集,鎖定15個報稱載有木槳的貨櫃,先運往新加坡再轉運往內地。本月13日採取行動,扣查該15個貨櫃,檢獲總市值15億港元走私貨,若貨物成功偷運返內地,可逃稅6億元,單單是10億粒全新集成電路,便可逃稅5億5千萬元。

她指走私集團成員透過與付運公司職員關係,進行走私活動,企圖加怄或便利走私活動。行動中檢獲的10億粒集成電路,是近期較罕見,相信是集成電路用途廣泛,疫情後製造業在內地非常蓬勃,內地生產商對子零件有殷切需求,不法分子偷運到內地逃避稅款。今次緝獲物品包括舊電子產品如舊電腦、手機、電路板,不排除運返內地後拆件翻新,惟翻新過程中會釋出化學物,構成環境污染,內地對舊電子產品入口有嚴格要求,不法分子為要逃避內地嚴格監管而不惜工本挺而走險。

檢獲大批音樂光碟及黑膠唱片。蔡楚輝攝
檢獲大批音樂光碟及黑膠唱片。蔡楚輝攝
檢獲大批音樂光碟及黑膠唱片。蔡楚輝攝
檢獲大批音樂光碟及黑膠唱片。蔡楚輝攝
檢獲大批紅酒。
檢獲大批紅酒。
蔡楚輝攝
蔡楚輝攝
檢獲魚翅。蔡楚輝攝
檢獲魚翅。蔡楚輝攝

至於檢獲的25噸乾海味,包括花膠、海參、魚翅及鯊魚皮,部分屬瀕危物品,內地對食物安全有嚴厲檢疫制度,內地亦嚴格履行瀕危物品工作,除了圖利,相信不法分子是要逃避內地嚴厲監管。至於檢獲的27000隻音樂光碟屬古典音樂或流行歌曲,不排除不法分子透過炒賣活動圖利。

海關拘1名貨運公司經理 與境外中間人屬舊同事關係

海關特別調查課監督鄭德喜則指,人員在本月15日於葵涌貨櫃碼頭搜查一艘準備運貨到新加坡的遠洋船期間,檢查15個報稱載有木漿造紙的原材料,透過X光機發現貨櫃內影像非常可疑,密度與形狀不一致,與其申報的單一貨物不同,打開之後發現每一貨櫃載有一個個木箱,分上下兩層擺放,木箱大小與貨櫃空間剛剛好,除近門口的兩個木箱有一層層紙張外,其餘所有貨櫃均是未申報的貨物。

海關稍後拘捕一名45歲貨運公司經理,負責接收付運訂單及安排運輸,而幕後寄貨人是香港一間空殼公司,該公司無實則業務,亦無營業地址,空殼公司是透過一名身處境外中間人聯絡被捕的經理,安排該批貨先由香港運到新加坡再轉運內地,調查發現該名境外中間人與被捕經理屬舊同事關係,不排除日後有更多人被捕。

今次行動中檢獲魚翅,部分是瀕危品種,包括犁頭鰩,漁農自然護理署瀕危物種保護主任(牌照事務)陳翰奇提醒物流公司,進出口魚翅需領有公約的許可證,否則即屬違法。

根據海關數字,本年度已檢獲4宗利用遠洋船走私的案件,較去年上升百分之三十,當中貨品總值達17億,為去年的兩倍,海關重申,會持續與物流公司交流。另外,香港及內地海關亦有進行交流,務求減少走私罪案發生。

---

《星島申訴王》100集誕生之我最喜愛影片票選,由6月16日至6月30日,玩遊戲贏取總值超過10萬豐富禮品!
立刻點擊投票👉🏻https://tinyurl.com/38dfzwtv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