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傳新型「奧茲病毒」 日本報告全球首宗人類發病及死亡個案

2023-06-24 06:30

日本厚生勞動省23日公布,去年夏天茨城縣一名死於心肌炎的七旬婦人,被診斷出感染了名為「奧茲病毒」(Oz virus)的病毒,是首次發現有人感染此病毒後出現症狀或死亡。

電子顕微鏡下的奧茲病毒柆子。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電子顕微鏡下的奧茲病毒柆子。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龜形花蜱。 Wiki
龜形花蜱。 Wiki
龜形花蜱成蟲(雄)。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龜形花蜱成蟲(雄)。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龜形花蜱成蟲(雌)。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龜形花蜱成蟲(雌)。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吸血後的雌性龜形花蜱成蟲。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吸血後的雌性龜形花蜱成蟲。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龜形花蜱。 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
龜形花蜱。 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

該名患者於去年夏天因發燒、疲倦等症狀求診,後死於心肌炎。由於她入院時右腿鼠蹊部確認被蜱蟲咬過,經檢查診斷出感染了奧茲病毒。

「奧茲病毒」是2018年在日本國內,從一種叫做龜形花蜱的蜱蟲身上找到。至今的調查指出,該病毒可能在日本廣泛分佈,但今次是首次有人感染後發病或死亡,在日本及全球其他地方未見先例。

戶外穿長袖衫長褲 驅蟲劑可防蜱蟲叮咬

厚生勞動省指出,此前曾驗出血液中帶有奧茲病毒的抗體,可以說感染後不一定會導致死亡。當局將繼續調查和研究該病毒的特徵和症狀。目前死者感染途徑未明,被攜帶病毒的蜱蟲叮咬有可能會受感染,當局呼籲大眾小心不要被蜱蟲叮咬。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表示,進入草地、灌木叢等蜱蟲多的場所時,應穿長袖衫和長褲,減少暴露皮膚,使用驅蟲劑也有幫助。被蜱蟲叮咬時不要強行拔出,應到醫療機構清除和洗傷口,被咬後數周內要注意身體狀況,若發燒應去求醫。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