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33招盡出 打擊信用卡騙案 鼓勵實體卡不印號碼

2023-06-20 18:46

本港信用卡相關詐騙活動頻出,金管局推出「信用卡7招防盜用」後,今日(20日)正式公布餘下26項、合共33招,以保障本港信用卡安全。措施包括推廣「無卡號」實體信用卡、「代碼化」信用卡資料以防止被騙徒獲取等,將適用於全港零售銀行發卡行。

部分涉系統改動 冀銀行年內實施

金管局助理總裁區毓麟表示,33招分為四大範疇,包括加強客戶自主性,例如讓客戶自主選擇信用額度;對客戶進行支援和溝通;未經授權交易處理及安全;以及負責任借貸。他指,希望銀行內部統籌能盡快實施,如設立專責團隊冀從本月底開始陸續做到;而涉及到銀行系統改動則較為複雜,需時更長,希望年內能陸續推出;而對於系統改動較大的措施,不同銀行有不同情況,該局亦會給予銀行彈性。

首5個月詐騙投訴 75%涉信用卡

他稱,本港信用卡交易普遍,截至今年第一季,全港共有1970萬張信用卡,而截止去年底有1950萬張信用卡,去年全年香港發的信用卡交易量達到9.2億宗,交易額達7584億元。另外,今年首5個月金管局收到的與詐騙相關的銀行投訴中,約75%與信用卡未經授權交易有關。

現時已有銀行推出不顯示號碼的實體信用卡,區毓麟表示,這有助於防範信用卡資料泄露,因此招數之一,便是鼓勵客戶透過網上銀行檢索信用卡資料,以取代實體卡上的資料。

信用卡資料代碼化 防未經授權交易

另外,其中一項新招還包括推動信用卡資料代碼化(Card Tokenization),以減低信用卡資料外洩的影響。區毓麟解釋,該過程是運用科技將信用卡資料變成代碼,即使有騙徒在交易中攔截到數據,亦不容易用該張卡做成未經授權的交易,令到安保性提升,亦令客戶有需要的時候可儘快「停卡」。

33宗保障信用卡招數中,還包括客戶就較高風險持卡交易收到通知、供客戶選擇SMS一次性密碼以外的替代認證方法、利用3D認證(3DS)2.0數據提升欺詐交易監控、與客戶就懷疑詐騙交易作額外確認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