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辦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發布會 政府計畫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3-05-10 13:55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主辦的「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發布暨得獎者分享會」,在灣仔會展舉行。李宇婷攝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主辦的「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發布暨得獎者分享會」,在灣仔會展舉行。李宇婷攝

大灣區碳中和協會主辦的「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發布暨得獎者分享會」,今日(10日)在灣仔會展舉行。圖鑑收錄獲獎低碳建築優秀且符合國際綠色建築設計建築認証的設計特色,讀者可透過參閱圖鑑,從中了解獲獎建築物在推動大灣區達至碳中和作出的貢獻。

政府目標在2050年前將商業建築的用電量減少30%至40%,將住宅建築的用電量減少20%至30%。資料圖片
政府目標在2050年前將商業建築的用電量減少30%至40%,將住宅建築的用電量減少20%至30%。資料圖片
政府目標在2050年前將商業建築的用電量減少30%至40%,將住宅建築的用電量減少20%至30%。資料圖片
政府目標在2050年前將商業建築的用電量減少30%至40%,將住宅建築的用電量減少20%至30%。資料圖片
香港的建築物佔總用電量約90%,而碳排放量確實有超過60%與發電有關。
香港的建築物佔總用電量約90%,而碳排放量確實有超過60%與發電有關。
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指,國家已經明確表示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亦會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資料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指,國家已經明確表示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亦會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資料圖片
陳柏祥指署方引領和鼓勵建築業界實踐低碳排放。李宇婷攝
陳柏祥指署方引領和鼓勵建築業界實踐低碳排放。李宇婷攝
林宇軒提到新鴻基地產運營上有明確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政策。李宇婷攝
林宇軒提到新鴻基地產運營上有明確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政策。李宇婷攝

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出席分享會時指,國家已經明確表示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亦會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香港的建築物佔總用電量約90%,而碳排放量確實有超過60%與發電有關,因此建築存量減碳是香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政府目標在2050年前將商業建築的用電量減少30%至40%,將住宅建築的用電量減少20%至30%,並計畫2035年前實現目標的一半。

他續指,所有目標都需要建築業界積極參與,採用綠色建築設計,並在運營過程中定期關注建築能效管理。他提到,部分政府建築物的用電量較截至2020年初的五年減少約7.8%。2020年較2015年節省超過1億1000萬度電。在這令人鼓舞的成果基礎上,政府正​​致力進一步提高政府建築的能源性能。

建築署助理署長(屋宇裝備)陳柏祥指,建築署致力引領和鼓勵建築行業的低碳實踐,通過策略促進低碳化。他提到署方將低碳元素納入項目,努力培養價值鏈的可持續性協同效應,包括對上下游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影響,以期培育低碳建築生態系統,又提到創新是實現碳中和的另一個關鍵驅動力。

協會去年10月舉行首屆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頒獎典禮,表揚位於香港、澳門、深圳和廣州等地100幢大灣區具代表性的低碳建築,香港有55幢物業獲獎,其中一個得獎項目是樓高超過100層、坐落機場快線九龍站上蓋,毗鄰高鐵西九龍總站的環球貿易廣場。

由新鴻基地產發展的環球貿易廣場於2010年建成,是一個集辦公、商業、酒店和娛樂休閒設施於一體的核心項目。

項目分享者是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物業管理)林宇軒,該公司為新鴻基地產成員之一。他提到新鴻基地產運營上有明確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政策,為下一代節約資源,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亦獲多個「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獎。

記者︰李宇婷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