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九龍線︱民建聯倡混合模式發展捷運 興建「空中單車徑」鼓勵綠色出行

2023-05-09 13:28

民建聯倡混合模式發展捷運,提出興建「空中單車徑」鼓勵綠色出行。陳俊豪攝
民建聯倡混合模式發展捷運,提出興建「空中單車徑」鼓勵綠色出行。陳俊豪攝

政府在早前宣布以「高架無軌捷運系統」取代《鐵路發展策略2014》所建議興建的「東九龍線」。民建聯今日(9日)舉行記者會簡介九龍東、中捷運系統的技術方案考察結果,介紹民建聯建議的走線方案,並就到內地三個城市考察的輕軌技術作比較及分享。

民建聯舉行記者會簡介九龍東、中捷運系統的技術方案考察結果,並就到內地三個城市考察的輕軌技術作比較及分享。陳俊豪攝
民建聯舉行記者會簡介九龍東、中捷運系統的技術方案考察結果,並就到內地三個城市考察的輕軌技術作比較及分享。陳俊豪攝
李慧琼建議,將彩虹至寶達走線延伸,由慈雲山至秀茂坪、寶達、以安達臣為總站,讓山上的居民也能享用便捷的鐵路服務。陳俊豪攝
李慧琼建議,將彩虹至寶達走線延伸,由慈雲山至秀茂坪、寶達、以安達臣為總站,讓山上的居民也能享用便捷的鐵路服務。陳俊豪攝
顏汶羽建議政府採用「混合模式」發展整個捷運系統。陳俊豪攝
顏汶羽建議政府採用「混合模式」發展整個捷運系統。陳俊豪攝
民建聯介紹該黨建議的走線方案。陳俊豪攝
民建聯介紹該黨建議的走線方案。陳俊豪攝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陳俊豪攝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陳俊豪攝

顏汶羽:雲巴技術團隊非常有誠意 與港方合作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現時政府提出的走線方案只涵蓋九龍東部分地區,未能滿足當區居民的出行需要及對集體運輸的訴求,尤其是在啟德發展區取消了輕軌,加上簡約公屋的興建加重了當區公共交通系統的負擔,亦沒有最大化發揮九龍東「CBD2」的作用。李慧琼建議,將彩虹至寶達走線延伸,由慈雲山至秀茂坪、寶達、以安達臣為總站,讓山上的居民也能享用便捷的鐵路服務。

李慧琼亦建議,在啟德興建另一條支線到觀塘碼頭,再連接油塘至藍田北,她指上一屆政府接納了此方案,但因成本問題未能落實。她認為本屆政府若在九龍東興建輕軌路線,便應將「效益最大化」,不應只顧山上居民而忽視九龍灣、啟德、觀塘郵輪碼頭等一帶的人流。她認為將九龍東輕軌一併接駁才能最大化便利市民,同時亦能讓旅客方便地參觀九龍東。

民建聯九龍東議員顏汶羽表示,政府提出的單軌列車需設架空電纜,但深圳雲巴及湖南智軌等均使用電池行駛,成本效益上能達到政府的要求。顏汶羽介紹內地不同輕軌方案時表示,雲巴及智軌均採用無人駕駛(有人值守),雲巴最多可設8卡 ,共載560人;而湖南智軌則最多設5卡,共載527人。他指雲巴橋面僅闊5米,適合山多路窄的東九龍半山區,而智軌由於橋面較闊,達13米,在平路行駛相對穩定, 較適合人口密集的商業區。

因此,顏汶羽建議政府採用「混合模式」發展整個捷運系統,因應不同地形、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選擇在不同地區使用雲巴或智軌,進行合理的規劃和配合。另外,民建聯亦建議一併打造「空中單車徑」,借助捷運系統的「高架結構」在空中設計行人步道及單車徑,參考將軍澳跨灣大橋及安達臣石礦公園,配合在沿線輕軌站增設「單車泊車位」, 方便市民在出行時停放單車,鼓勵綠色出行。

顏汶羽亦指,看到內地雲巴技術團隊非常有誠意,在政府官員及立法會數次到訪雲巴考察後,雲巴亦派技術團隊到彩虹、四順等沿線實地考察,走了三、四公里路,即使在下雨天亦「淋住雨照睇」,當見到有技術困難更即場討論解決辦法,例如新清水灣道中間有變電站,需考慮如何避開,另外亦要考慮如何在不影響路面行車下建設橋墩。 

民建聯社區幹事曾榮輝表示四順居民「等都等咗十幾年」,認為政府需盡快回應市民期望,包括四順、秀茂坪的內部需求,在他服務的順安,不少居民會乘小巴到秀茂坪的商場購物,但經常遇上司機人手不足、脫班的問題,形容「明明幾分鐘車程,等車都等咗20幾分鐘」。 

社區幹事郭必錚亦指近日與街坊、地區團體、委員交流時,市民聽到新方案時感振奮、期待,認為30年來尚未解決的問題終於「見到曙光」。另一位社區幹事關浩洋促請政府盡快「找數」,斥政府當年因造價問題而「由有變冇」,認為興建輕軌能大大加強九龍東「CBD2」定位的信心。

李慧琼預計民建聯會在本月尾至下月初,與政府當局詳細交流他們建議的走線方案,期望政府能充分考慮,最大化惠及九龍東居民,解決困憂觀塘區一帶多年的交通擠塞問題。

記者:陳俊豪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