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票使用率極低 南商集友擬終止簽發服務 業界:有朝一日消失不出奇

2023-05-08 06:00

由金管局力促銀行所推的電子支票服務面世至今七年多,受落情程似乎欠理想,今年以來涉及港元結算交易筆數每月只維持2萬幾到3萬多宗,遠遠低於紙張支票每月介乎逾400萬至逾500萬交易筆數。事實上,本來參與電子支票簽發服務的銀行已不多,目前只得10家,未來這個數字可能更少。據悉,南商、集友銀行將會終止電子支票簽發服務,同時交銀香港及交行香港分行亦有意不任電子支票發票行。

支票/電子支票/轉數快/網上銀行支付大比併:

 

早前南商向客戶發出電子支票及電子本票服務調整通知,指將於5月21日起終止有關簽發功能服務,而生效日前簽發的電子支票或本票有效期為發出日後的6個月。該行同時終止簽發及存入預設指示服務。至於電子支票及本票的存入功能服務,客戶需透過香港銀行同業結算公司提供的電子支票存票服務辦理。

南商向客戶解釋,作出上述調整,是由於該行籌備核心系統的升級。該行又指,屆時個人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客戶,以及企業網上銀行客戶的電子支票及電子本票服務均受影響。

恒生已退出簽發服務

消息透露,除南商外,集友亦會停止有關服務,主要因為兩行的系統正式剝離中銀香港(2388)。此外,交銀香港及交行香港分行擬於今年底終止電子支票簽發服務。

所有銀行都規定要提供電子支票存入服務,但簽發服務則可自行參與。據香港銀行同業結算公司的資料顯示,現有10家電子支票發票銀行,大行中只有滙豐和中銀在名單之上。渣打香港由起初已沒參與簽發電子支票服務。至於恒生(011),據指是中途退出該服務。

主要是中小企採用 或逐步淡出市場

中銀多年前完成出售南商和集友股權後,一直仍為兩行提供系統支援,助其過渡,現兩行終有其自身核心系統,不用再依靠中銀。市場人士相信,兩行系統剝離中銀並非終止電子支票簽服務的真正原因,更主要是電子支票服務使用量少,是一門沒錢賺的生意,維護費用又貴,故乘機取消該服務。事實上,早在電子支票籌備面世之時,業界已不看好此服務,故面世後亦不太積極推廣,估計電子支票服務或有機會逐步淡出市場。

另有業界人士直指,電子支票由面世至今都是不受歡迎的產品,現時主要是中小企採用,個人使用極少。鑑於市場上有很多其他方便的電子支付渠道選擇,如轉數快、網上轉帳、電子錢包,大部分客戶都不會選用電子支票,故電子支票有朝一日消失也不出奇。

電子支票於2015年12月7日推出,今年首4個月,電子支票港元結算交易宗數最多的月份為3月,但亦不過是3.53萬宗;4月則最少,僅2.93萬宗,涉及金額12.81億元。紙張支票港元結算交易量與額方面,雖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仍遠多於電子支票,今年來3月交易宗數最多,達536.51萬宗;4月最少亦有437.5萬宗,涉及金額4173.43億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