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青年因有胃造口須安排入住醫院 難與外界接觸 鄧家彪質疑制度彊化

2023-04-20 16:30

鄧家彪(中)指,一名智障青年因有胃造口,須入住高度護理醫院,難與外界接觸,質疑制度彊化。 常彧璠攝
鄧家彪(中)指,一名智障青年因有胃造口,須入住高度護理醫院,難與外界接觸,質疑制度彊化。 常彧璠攝

一名身體健康、有學習能力的智障青年,僅因為有胃造口,畢業後的出路僅能終身困於病房?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近日接獲家長求助,指其17歲患有智障兒子迪迪仔(化名),今年畢業後就要離開學校,但因有胃造口,現行評估體系下屬於「高度護理需要」,只能進入照顧嚴重病患、缺乏與外界溝通的小欖醫院。鄧家彪指醫院一個床位的運營成本遠高於院舍,胃造口轉為微創手術,護理難度大大降低,相信讓迪迪仔輪候入住普通的護理院,於個人及社會資源皆有裨益,形容「政府行政需因應科技水平而更改」。

迪迪仔的父親謝生於記者會上講述兒子的故事,指迪迪仔出生時因缺氧導致腦癱,唯有接受胃造口才能進食,隨後進入政府轄下的特殊幼兒中心及智障學校成為宿生,得到良好的照顧,不僅身體健康,更習得如何表達自己需求,有喜愛的電視節目、週末會與父母去教堂。

17歲的迪迪仔今年畢業後就要離開學校,謝生以為兒子輪候一會就能進入護理院,繼續過着護理與社交並存的生活,卻被告知迪迪仔因有胃造口,現行評估體系下屬於「高度護理需要」,只能進入照顧嚴重病患、缺乏與外界溝通的小欖醫院。謝生感到不滿及疑惑:「唔同我個仔學左十幾年如何融入社會,最尾只可以日日望住四面牆,與白色天花渡過餘生?」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黎沛薇表示,全港有10間嚴重智障學校,當中約有170名學童使用胃造口,佔學生總人數四分之一,證明現時已是「適當時間」,呼籲政府儘快檢討。根據政府的書面回覆,小欖醫院現實輪候時間約1.3個月,而照她個人經驗,輪候護理院舍平均需要5年。被問及政府是否為縮短輪候時間而有此安排,她直言「唔可以因為輪候時長的考慮,就犧牲孩子的福祉。」

鄧家彪指出,據他了解,部分進入護理院的人士隨著身體惡化,需接受胃造口微創手術,手術後政府評估情況後仍會允許其留在護理院生活,反問「為何同一情況的迪迪仔就要入小欖?」他又指,胃造口轉為微創手術後,病患日常護理完全可以在家中完成,可見隨著科技進步情況與舊時不同,政府亦需適時更改評估標準,因應社會需求,「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士入住小欖,讓無需極高護理的迪迪仔進入護理院,無需浪費社會資源,又能維持一定社交。」他表示,已提出約見社會福利署反應此事,會面預計將在5月初進行。

記者 常彧璠

---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