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越來越多國家傾向增持人民幣 對美元和歐元依賴下降

2023-04-18 17:43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隨著更多國家傾向於增持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下降。(路透社)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隨著更多國家傾向於增持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下降。(路透社)

隨著全球多國傾向持有更多人民幣作儲備,美元的領導地位逐漸下降?

「觀察者網」綜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隨著更多國家傾向於增持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下降,不應再將美元和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視為「理所當然」。她認為,中美競爭將動搖美元「統治地位」。

拉加德17日在紐約出席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活動時說,全球供應鏈彈性減弱將使經濟變得更不穩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級可能會促進多極化。
 

越來越多國家交易時以人民幣作結算。(資料圖片)
越來越多國家交易時以人民幣作結算。(資料圖片)
有意見指出,世界對美元和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依靠有下降。
有意見指出,世界對美元和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依靠有下降。
拉加德表示,全球供應鏈彈性減弱將使經濟變得更不穩定。
拉加德表示,全球供應鏈彈性減弱將使經濟變得更不穩定。
拉加德表示,隨著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
拉加德表示,隨著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
2009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14年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巴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國。AP資料圖
2009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14年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巴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國。AP資料圖

拉加德提到,美國在14種關鍵材料上「完全依賴」進口,歐洲98%的稀土供應依賴中國,「全球供應鏈中斷」將打擊電動汽車等關鍵行業。她預測,如果地緣政治矛盾引發「全球價值鏈分裂」,可能會在短期內將全球通脹水平提高5%,在長期提高1%左右。

拉加德接著表示,隨著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傾向於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並增加持有的人民幣作為儲備,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正在下降。「到目前為止,數據顯示國際貨幣的使用還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拉加德說,「但這一切確實表明,不應再將國際貨幣地位視為理所當然。」拉加德還認為,「中美競爭」等問題可能會導致「持久的不穩定」,從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成本提升和貿易夥伴關係不穩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吉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上週舉行的春季會議上警告說,雖然全球經濟並未陷入衰退,但對經濟增長的預測不容樂觀。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斯(Gita Gopinath)強調,緊張的政治局勢可能會對經濟造成壓力,她警告各國「不要走向分裂的滑坡」。

根據IMF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調查,美元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外匯儲備貨幣,但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下降至58.36%,為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歐元則以20%的比例位列第二。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上個月發文指出,許多專家一致認為,美元的主要外匯儲備貨幣地位不會在短期內被取代,更有可能在未來逐漸與其他貨幣「分享影響力」。但美國濫用經濟制裁和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減弱將會加速這一進程。
 

---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 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