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同謀|ESG的be water.

2023-03-22 12:00

災難電影的共同元素總是「水」,雨災、海嘯、水災、旱災總是叫人警剔,不過氣候變化的惡化卻一直加劇地球對水的需求,導致現實中一幕又一幕跟水有關的問題也逐一引爆。

2023 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風險報告中就揭示,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中有九個與水有關,促使聯合國在今年3月破天荒舉行水資源會議,審視人類與水的關係,且重新評估其多種用途,籲外界視水為全球的利益共同體,以建立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未來。

各國感到憂慮的背後,有學者就作出解釋,源於現時與水有關的政策和重視程度不足,更指出人類淡水的使用量已經超標,過了藍水的容量(河流、湖泊和含水層),當中全球約20%的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資源的過度使用,約10%的世界食品貿易來自不可再生的地下水,給人類和地球的生態系統構成巨大風險。

事實上水資源緊拙,且分配不均,不是過剩、過缺,就是水源不夠潔淨,已帶來連鎖反應,如去年歐洲經歷500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令45%地區處於乾旱警告狀態法國羅納河和加羅內河之間的山谷,因河水溫度過高,難以用作冷卻反應堆,令法國部分核反應堆被迫關閉;另一邊廂,黎巴嫩最近爆發的霍亂,也是因為食水不衛生,導致病菌大規模擴散。

至於從企業層面去看,水資源對各行各業一直也構成ESG風險,如食品飲料生產商、公用事業、化學品、採礦、建築材料、服裝、製藥、半導體和數據中心等,到底有多依賴水資源去運作,以免構成負面經濟影響,就是很多企業自身也未必認知的ESG問題。因為不少企業也牽涉到運輸物流及水冷系統,基本上直接影響產能。在四川,原本近 8 成電力供應來自水力發電,因當地政府需實行限電措施,影響部分汽車零件生產,導致上汽、特斯拉、豐田汽車等企業面臨零件短缺。 

李小龍的名言:「Be water(似水無形)」,或許在ESG的世界可以有另一層意義,這是因為這個議題雖重要卻鮮被提及,到處可見且效益風除不同,但在可見將來,全球各國將陸逐訂立一個基於水循環、社會和經濟系統方法的新經濟框架,讓大家從吹水,變成重視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