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樓氣象│投資移民重啟 上市公司老闆摩拳擦掌 ─呂宇健

2023-03-16 14:37

早前財政司長陳茂波宣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重推已經停止8年的投資移民計劃,希望人財兩吸,雖然細節尚未落實,但相信所有上市公司老闆都在摩拳擦掌,根據之前的經驗,內地的投資移民相當願意投資上市公司類別的投資產品如股票、債券、CB等,除了大藍籌,他們亦為當時的細價股提供強大的購買力,是當時細價股熱炒的一大主因。

財爺日前透露,當局正研究投資移民計劃的細節,今次目標吸引資金將遠超上次每宗申請的1000萬元,且不包括房地產投資額,其中部分資金需投資在創科等特定產業,會盡快公布計劃,預計年內推出。意味今次每位投資移民來港投資的金額將遠超之前的1000萬元,試想象,這班潛在投資者原本有幾千萬元在內地的銀行戶口,但現在有機會合法地將資金搬到香港的銀行戶口,相信他們都願意承受一個折讓風險,換言之,只要他們的資金能「潤」到香港,他們不太介意自己輸錢。

投資移民於2003年10月推出,2015年1月停止,期間很多細價股都炒到飛天,投資移民計劃「應寄一功」,而當時起,細價股的產業鏈亦發展得愈來愈成熟。先由金主講起,他們專向缺水的殼主貸款,殼主多以上市公司股份作抵押,一旦無錢還,金主自然成為新殼主,但由於所持的殼股多數無實際業務,為免被DQ,就要設法注入實質業務,否則連本金都蝕埋。

於是金主會透過一個系統去為所持的空殼物色業務,事實上,市面一直都有很多做工程、飲食甚或財仔生意的公司想有智慧地處理稅務問題,所謂姣婆遇著脂粉客,雙方一拍即合,由空殼公司出手收購有關公司的業務,業務繼續由原本的管理層營運,稅務問題則交由上市公司解決,完美配對。

之後輪到莊家出場,他們憑住供、合、拆、配的財技已可行走天下,假設一個莊家負責「營運」四隻股票,他們會每年揀一隻來炒高散貨,其他三隻就「收返乾」,收乾至七成甚至九成,之後於高位一下散貨,而近年經常聽到的「微信女」唱高散貨,就是這條產業鏈的其中一環,不過隨著監管機構嚴厲打擊,「微信女」唱高散貨的情況確然稍見收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