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業復牌首日股價谷底彈三成 核數師:或債務重組方案有大進展

2023-03-10 17:40

去年3月業績期,內房成為停牌重災區,有18隻內房及相關股份長期停牌,但隨着行業政策「減辣」甚至轉為支持,佳兆業(1638)成為今年首隻「出險房企」,相隔逾11個月復牌後,今日(10日)股價開報0.57元,初段低見0.495元後便獲買盤支持,最高見0.72元,收市價較盤中低位高33%,收報0.66元,成交額增至約9800萬元。有核數師指,若公司能補發業績,很大程度反映其債務重組方案有很大的進展,預計去年長期停牌的內房股,有高達一半或能逃出生天。

據統計,去年4月1日前後有11家內房企因延遲刊發業績而停牌,連同物業管理及同系公司,則至少有18隻相關股份停牌。除了佳兆業外,去年最先有小型內房企榮萬家(2146)成功補發業績,達成指引而復牌;另外物管股鑫苑服務(1895)亦一度成功復牌,但兩個月後爆出資產在不知情下,被控股股東作出抵押,而再度停牌。

內房企至少須滿足復牌三寶

目前仍在「停賽」的股份中,均最少接獲聯交所復牌指引「三寶」,即刊發財務業績、證明符合《上市規則》第13.24條、以及向市場發布公司的重要資料。當中《上市規則》第13.24條指出,上市公司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並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才得以繼續上市,而聯交所會按個別公司的特定事實及情況作出評估。

部分內房亦須滿足更多的復牌條件,例如世茂集團(813)另須就核數師提出業務經營的問題,作出獨立調查並補救;融創中國(1918)則須撤回或被駁回清盤令;中國奧園(3883)則要證明並無涉及管理層誠信事宜為投資者帶來風險。

盧華基:料多家出險內房股限期前可復牌

信永中和管理合伙人盧華基表示,之前內房未能如期刊發業績,主要因為公司的債務問題,阻礙了核數師的審計工作。因此,若公司能補發業績,很大程度反映其債務重組方案有很大的進展,包括是協商條款已得到公司、股東及債權人同意,令債務重組得以落實,才能夠令核數師信納刊發業績,並得到監管機構同意復牌。他指,內房的債務組合包括公司債券、銀行貸款、第三方交叉貸款等,因此難以一概而論每間公司債務重組的速度。

不過,觀乎近期中央扶持內房的政策,及多間內房公布債務重組的進展,相信有三分一至一半的展期停牌內房股能在死線前復牌。

料已向當局提供業務前景數據

有不願具明的資深核數師指,個別公司復牌,對其他房企以至行業帶來正面啟示,認為除了完成財務報表審計,展示持續經營能力,及如何解決債務問題以避免被清盤,是讓監管機構批准復牌的重要條件。他強調,監管機構批准復牌並不代表停牌公司的問題已全部解決,但反映公司已將早前導致停牌的問題,通過足夠披露讓投資者理解公司最新情況。以內房為例,市場最關注的,是公司的持續經營狀況,尤其是否有足夠的償還能力,及債務重組,相信公司在滿足復牌指引以外,已向監管機構顯示其現金流預估、支撐未來持續經營的前景預測等數據,才能復牌。

房企復牌助改善融資活力 提升評級

佳兆業成功復牌,有望改善內房市場氣氛,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林嘉麒表示,佳兆業復牌意義大,雖然在股價上未必感受到,但相信有助改善公司融資活力,因為復牌後在資本市場可以做的事更多,包括發行上市債券、配股集資,而融資評級相信亦會有改善。

黃國英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黃國英則稱,佳兆業復牌利多於弊,從停牌的「不正常情況」中脫離出來是好事,不過受掣於內地經濟暫未有好轉跡象,內房風險仍然很高,而民企未來發展面臨很大不確定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