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令︱3月初放寬有望?孔繁毅促戶外先解禁 4月室內一併「大鬆綁」

2023-02-26 16:21

澳門明日(2月27日)起放寬口罩令,在戶外不強制戴口罩,於公共交通工具、院舍及醫療機構才須配戴,外界再次關注到香港何時才能放寬。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今日(26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指香港是現時世界上少數仍未取消公眾場所強制口罩令的地方。他認為過去三年,「全民戴罩」已經成為公眾日常,但在其他防疫措施都已取消的情況下,口罩令的存在更為突兀。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則向《星島》記者表示,建議在3月上旬撤銷戶外口罩令、4月初一併取消戶內要求。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HKU網站圖片)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HKU網站圖片)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資料圖片)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資料圖片)
澳門2月27日起取消口罩令要求。(資料圖片)
澳門2月27日起取消口罩令要求。(資料圖片)
澳門2月27日起取消口罩令要求。(資料圖片)
澳門2月27日起取消口罩令要求。(資料圖片)
澳門2月27日起取消口罩令要求。(資料圖片)
澳門2月27日起取消口罩令要求。(資料圖片)

薛達:餐廳可以除罩、戶外較低風險卻要戴罩 質疑邏輯奇怪

薛達認為,民眾很自然地會問仍需戴口罩到什麼時候,並提出兩大問題,一是「究竟此時戴口罩還對公共衞生有意義嗎?」和「是否仍然需要強制戴口罩?」他認為人們普遍將這兩個問題混為一談,例如即使戴口罩在某些情況下很有用,也不代表一定要把它視為強制措施。

他提到,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時,即使在口罩令生效前,大部分市民亦會主動戴上口罩。正確佩戴口罩在眾多防疫措施中無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其中一項。但Omicron變種病毒的出現,暴露了口罩的弱點,全民戴口罩也阻止不了2022年的疫情,因人們在家中、不同公眾場合等都會除下口罩,不可能永遠戴着,而市民佩戴時也未必會完全貼合面部,其作用便已大打折扣。

薛達又引述海外科學研究指,口罩令現時的具體作用已非常有限,最多是稍為降低爆發的規模。他亦質疑政府的口罩令邏輯很奇怪,市民在室內餐廳進食不用戴口罩,相反在傳播風險極低的戶外卻需要戴口罩。

他最後指,其實只有長者、院舍、醫護等高危人士仍有需要佩戴口罩,而一般大眾已經再沒有戴口罩的意義,而且春天回暖亦有助減少病毒傳播。若在高危地方如醫院或診所仍需戴口罩是合理的,但市民大眾也應該有權自行選擇是否繼續佈戴口罩,就如在第一波疫情初爆、口罩令實施前一樣。

孔繁毅倡4月大放寬:公交內亦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戴罩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回覆查詢指,正如其一直所提倡,政府可考慮逐步放寬口罩令,在3月上旬放寬戶外口罩要求,並在4月擴展至戶內處所(按:現時對公共交通工具、港鐵已付費區域及一些599F章下的表列處所仍有口罩令),屆時在醫院、診所、長者院舍等高風險場所「強烈建議」市民配戴口罩。他補充:「公眾有權自行決定在公共交通工具、公開考試場地是否佩戴口罩。」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