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2023邁向全面復常 機遇挑戰並存

2022-12-30 08:36

李家超述職後即宣布明年一月中之前,可以與內地有序通關。資料圖片
李家超述職後即宣布明年一月中之前,可以與內地有序通關。資料圖片

特首李家超上周訪京述職後,即宣布明年一月中之前,可以與內地有序通關;國家衞健委更於日前宣布,一月八日開始,內地實施入境免檢疫隔離。儘管恢復與內地全面通關仍未有時間表,但隨著內地快速步向生活復常「拼經濟」,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已經是指日可待。經歷過二○一九年的黑暴衝擊及三年來的疫情困擾,二○二三年將是香港全面邁向復常之年,亦是香港走向「由治及興」的關鍵之年。

過去一年,在疫情衝擊下,香港經濟再次出現負增長,財赤預料超過千億。雖然在移民潮及人才外流的情況下,香港失業率處於低水平,但對整個香港社會而言,二○二二年無疑是艱困的一年。對於二○二三年,特區政府可謂充滿期望,尤其是通關在即,港府期望香港與內地人流、物流、資金流恢復聯通,會刺激本港經濟增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在網誌中,以「香港前景非常亮麗」作預言。

與此同時,有商界中人亦提醒,香港的復常之路不會一帆風順。內地雖然以「速戰速決」的方式全面開放,但要平伏整體疫情仍是要以月計,當內地疫情高峰未過,即使入境免檢疫隔離,人員往來估計仍是有限。再者,經歷過去一年疫情與防疫政策的碰撞,內地經濟亦面對極大挑戰,內地眼前首要考慮的是刺激內銷,會透過政策導向,盡量減少資金及旅客外流。即使香港與內地通關,短期內亦難以恢復疫情前入境旅客人數,近來就有消息指內地暫時只會容許工作的探親簽證來港,暫不批旅遊簽證,可見內地的小心翼翼。就以澳門為例,澳門與內地的防疫政策一致,關口一直開通,但去年全年入境旅客共七百七十萬,的確較前年增加三成,但與二○一九年比較,則仍然減少逾八成,澳門酒店等與旅遊相關行業皆叫苦連天,因此,香港經濟復甦不能只待「通關」一途。

特區政府及商界苦候的「通關」仍未到,但與此相關潛伏的問題卻已逐漸浮上水面。隨著內地疫情惡化,香港已開始有人提出,擔心染疫內地人來港會佔據本港醫療資源,亦有專家估計會有內地人來港打復必泰疫苗,建議政府向非本港居民收取打針費用。這類對內地人的「憂慮」,當中有誇大妖魔化成分,亦有切實的民生問題存在,這些正是反修例風波前本土思潮興起的根源所在。政通人和,是良政善治的基礎,現在通關在即,固然是香港否極泰來的機遇,但特區政府若不小心處理此類衍生出來的民生問題,亦會累積社會矛盾。

杜良謀

電郵︰[email protected]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