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之友25周年推出「友.伴同行」計劃 前廉署官員任導師與學員互動交流

2022-12-27 00:00

廉政之友25周年推出「友.伴同行」計劃 前廉署官員任導師與學員互動交流
廉政之友25周年推出「友.伴同行」計劃 前廉署官員任導師與學員互動交流

廉政公署義工組織「廉政之友」不知不覺已行到第25個年頭,組織在25周年特別推出「友.伴同行」計劃,以師友活動 (Mentorship) 形式進行。參加計劃的13名學員是在學或在職的「廉政之友」會員,年齡介乎21至34歲。另有10位已退休資深廉署人員擔任導師,包括來自執行處、防止貪污處及社區關係處的處長級人員、首席主任和資深廉署人員。他們以自身人生閱歷和豐富反貪經驗,啟迪青年拓闊視野。


負責計劃的高級廉政教育主任黎麗芬表示,「友.伴同行」計劃透過多元化師友活動,由廉署導師將肅貪倡廉寶貴經驗傳承至新一代;亦鼓勵他們學習鍥而不捨的反貪精神,培育正面積極價值觀。

「友.伴同行」計劃導師 – 前總調查主任葉廣福(左)及兩位學員鄭迪珉(中)和徐梓翔(右)。
「友.伴同行」計劃導師 – 前總調查主任葉廣福(左)及兩位學員鄭迪珉(中)和徐梓翔(右)。
退休廉署調查人員藉一起運動與青年交流。
退休廉署調查人員藉一起運動與青年交流。
導師葉廣福與學員在廉署義工組織「廉政之友」活動中分享參與計劃的感受。
導師葉廣福與學員在廉署義工組織「廉政之友」活動中分享參與計劃的感受。
導師與學員聚會,交流昔日廉署工作和生活體驗。
導師與學員聚會,交流昔日廉署工作和生活體驗。

 

高級廉政教育主任黎麗芬指「友.伴同行」計劃由廉署導師將肅貪倡廉經驗傳承至年輕一代。
高級廉政教育主任黎麗芬指「友.伴同行」計劃由廉署導師將肅貪倡廉經驗傳承至年輕一代。

 

其中一位導師是執行處前總調查主任葉廣福(葉sir),他與學員分享昔日調查經歷,透過種種反貪經驗鼓勵學員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分享了昔日廉署工作和案件,除了讓學員了解廉署調查工作,更可讓青少年知道,做人處事和查案一樣,除了要按步就班,亦要準備突如其來的變化,要考慮周詳、靈活變通。有時亦會跟學員分享失敗的調查行動,例如有一次安排的卧底人員身分被懷疑,結果要暫時終斷調查行動,但憑鍥而不捨的精神,再接再勵,最後成功將不法之徒繩之於法。藉以勉勵年輕學員,人生不是事事順利,要從失敗及挫折中學習,全力以赴和有團隊精神。


有感時下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容易感到失落和迷惘,希望藉昔日調查工作分享,引導他們如何有效面對壓力和尋找出路。有感見到一些剛投身社會工作的青少年,誤以為像讀書時「出貓」、「抄襲造假」只是小問題,加入職場後涉及違反誠信和貪污舞弊罪行,令人痛心。葉廣福表示:「希望透過自身人生經歷,引導年輕人了解貪污禍害,增強反貪意識和決心,追求正向的人生。」


其中一名學員Chris徐梓翔表達他對是次計劃的感受,他指葉si曾分享昔日負責安排卧底人員調查裝修工人貪污欺詐案,廉署卧底人員要喬裝成裝修判頭,神態、言談甚至須要雙手有經常從事裝修工作的粗糙感,做到一絲不苟,「入型入格」,避免身分被識破。


他指從葉sir昔日工作分享中,了解廉署工作重視每個細節,非常認真,而且隨機應變;自己也從中學習處事認真、細心,不走漏每個細節。


另一名學員Tyler鄭迪珉則指,葉sir分享廉署親身調查經歷,尤其70年代貪污罪盛行時,調查工作十分困難,令他明白貪污對社會民生和公平構成嚴重影響,決不能讓香港變成昔日貪污猖獗的地方。


鄭畢業後從事生物科技行業,自己創業過程中曾面對不少「灰色地帶」及迷思,例如作為公司老闆,可否容許員工收取客戶利是或禮物,或者兼職要否申報利益等。與葉sir交流後,Tyler更重視員工誠信及公司防貪措施,並對防貪法例有更深認識,同時亦下定決心,要對任何不正確、不道德和違法的事說「不」,堅守原則。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