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地規範器官移植影響港發展? 盧寵茂:到𠵱家都唔知邊個講

2022-12-25 12:16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較早前指出,4個月大女嬰芷希透過內地器官成功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希望藉此建立長效機制,將香港的醫院納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最大限度利用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拯救兩地居民的生命。他今日於電視節目期間被問到是否如個別醫學界人士擔心與內地合作會影響本港移植方面的發展,即場反駁指:「我到𠵱家都唔知係邊個醫學界人士講。」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資料圖片)

不希望負面聲音代表整個醫學界

盧寵茂提到,是次成功移植是一個好的示範,兩地通力合作救回一條生命,感謝捐贈者及其家屬的大愛,認為此個案可作為一個突破點,讓兩地器官分配的合作規範化、恆常化一點,政府以往都有考慮過,但有時基於「一國兩制」下部份法制上的不同,較難做得到,但現時內地醫學界、器官移植界,對於捐贈、分配、移植、看待腦死亡的態度等,都與香港愈來愈接近。

他指,特區政府會盡快與內地衞健委溝通,正如早前芷希成功換心後,特區政府都第一時間感謝內地當局,協助拯救港人的生命,內地方面也大力支持兩地合作,如果涉及另外修改法例,會尋求立法會的支持。

近日有報章指國際心肺移植協會建議會員不採用內地器官移植,又引述匿名醫生稱憂慮影響香港未來移植方面發展。本身是肝臟移植權威的盧寵茂即場打斷,略帶質疑地反問:「我想搞清楚,係邊個醫學界(人士)?我到𠵱家都唔知係邊個醫學界(人士)講呢啲說話。我只係聽到話係『某一個醫生』咁樣講。」

他指既不知這些說法的確實來源,也不希望讓這些聲音代表整個香港醫學界,因為同樣有不少醫學界人士,都公開地表示香港與內地在器官移植方面多合作是好事,因此不希望這些負面聲音代表整個香港醫學界。

香港兒童醫院表示未來仍需要持續監察芷希的情況。
香港兒童醫院表示未來仍需要持續監察芷希的情況。
4個月大女嬰芷希完成心臟移植手術。資料圖片
4個月大女嬰芷希完成心臟移植手術。資料圖片
四個月大女嬰芷希罹患擴張性心肌病,成功換心續命。
四個月大女嬰芷希罹患擴張性心肌病,成功換心續命。
芷希母親發文感謝各界支持及努力。
芷希母親發文感謝各界支持及努力。
芷希的母親11月底含淚呼籲各界捐贈器官。資料圖片
芷希的母親11月底含淚呼籲各界捐贈器官。資料圖片

冀《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統整現有醫療體系

節目上亦談及政府剛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盧寵茂指,本港現時的基層醫療發展較慢,政府只投放17%公營醫療開支在基層醫療上,其餘開支則涉及第二、三層的專科服務等,形成「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對醫療系統構成壓力,市民由於求醫無門,「細病都去專科醫」,因此希望統整及協調現有服務。

藍圖提出推廣「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資助市民到私營市場接受慢性病篩查及治理,初步涵蓋高血壓和糖尿病,盧寵茂表示預料計劃推出首年,會有20萬名參加者受惠,如果成效理想,絕對會考慮加入更多慢性病管理。他又以汽車為例,定期保養維修一定比起出現大問題甚至撞爛後才修理來得好,「呢個係一個好好嘅問題,你可以去問下市民,到底係想搵咗個問題(慢性病)出嚟先,定係等5年、10年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呢?」

盧寵茂指,明白設立這些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等都需要人手,而香港又面對人才挑戰,但這無阻政府迎難而上,因為藍圖對於香港整體醫療制度實在太重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