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商業法律期刊》指香港法律環境存不確定性 律政司斥批評不公罔顧事實

2022-12-24 19:30

律政司發言人今日(24日)回應傳律政司斥《亞洲商業法律期刊》近期發表涉及香港法律環境不確定性的評論,完全罔顧事實。
律政司發言人今日(24日)回應傳律政司斥《亞洲商業法律期刊》近期發表涉及香港法律環境不確定性的評論,完全罔顧事實。

律政司發言人今日(24日)回應傳媒查詢,就《亞洲商業法律期刊》近期發表的相關訪問中涉及有關香港法律環境不確定性的一段評論,是完全罔顧事實的不公批評。

發言人稱,《基本法》明確規定,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後繼續保留包括司法獨立的原有普通法制度。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強調「一國兩制」是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毫無疑問,「一國兩制」和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將在未來長遠持續施行。

發言人又稱香港的普通法體系有著深厚的傳統,香港的仲裁在國際社會中得到愈來愈多的認可。根據倫敦瑪麗女王大學進行的國際仲裁調查,自2015年以來,香港已躋身全球首選仲裁地前5名。在最近的 2021 年國際仲裁調查中,香港在最受歡迎的仲裁地中排名第3。

據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統計,2021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共受理514宗案件,其中仲裁案件有277宗。所有提交的仲裁之中,81.6%是國際性的, 38.3%不涉及香港當事人,7.6%不涉及亞洲當事人,足以證明香港的仲裁數量不斷增加。最關鍵的是,香港與內地建立的法律互助框架既深且廣,在國際仲裁方面享有其他司法管轄區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

在仲裁方面,發言人補充,指內地與香港已達成三項相關安排,包括有關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和補充安排,以及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這些安排讓與內地方訂立合同或在內地營商的當事人,享有更有效便捷的方式運用仲裁解決爭議。

發言人續稱,香港作為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未來會繼續加強與內地的司法互助。將香港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最近在港成立的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為國際糾紛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調解服務,這是中央政府給予香港信任和支持的最好證明。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