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新鐵路走線曝光!洪水橋連接港島西 明日大嶼建造成本升至5,800億

2022-12-20 12:02

「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項目有新進展,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中部水域人工島(明日大嶼)的鐵路基建詳情。走線方面,政府建議興建全長約30公里的鐵路,由洪水橋接駁至港島西,這與政府原先建議在屯門內河碼頭的說法不同。

造價方面,政府指「明日大嶼」總工程造價粗略推算約為5,800億元,但強調土地發展後可以為政府帶來收益。

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走線。立法會文件截圖
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走線。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人工島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人工島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生活社區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生活社區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概括土地用途概念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概括土地用途概念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海濱長廊及人工島之間的水道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海濱長廊及人工島之間的水道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Y 形」水道分隔3島

擬議的填海範圍將包括3個島,合共約1000公頃(A島約380公頃、B島約380公頃和C島約240公頃),並以一「Y 形」水道分隔各島。

根據政府建議,鐵路會途經港島西、人工島、欣澳、屯門東,並伸延至北部都會區的洪水橋,接駁至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在人工島的部份,鐵路會貫穿其中兩個島。

走線包括多個轉線站

政府指,為提升香港鐵路網絡的連通性,初步建議於鐵路沿線增設多個轉乘站,屆時乘客可於香港大學站轉乘港島線、欣澳站轉乘東涌線、以及於洪水橋站轉乘屯馬線,方便市民出行。

同時,政府亦會探討於堅尼地城增設車站轉乘港島線的可行性,以加強鐵路網絡的抗禦能力,建議於欣澳填海造地設置鐵路車廠,方便日常營運及調配,以及在緊急情況下作靈活調度。

採15分鐘生活圈規劃概念

文件指,人工島採取三個主要規劃目標,即「繁榮多元」、「綠色宜居」及「前瞻創新」,其中「綠色宜居」方面,構建可持續、易達及以人為本的社區,採用15分鐘生活圈規劃概念,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健康模式出行。

建21萬單位 容納約55萬人口

政府指,初步建議在1,000公頃的交椅洲人工島上興建約19萬至21萬個住宅單位(以公私
營房屋七三比規劃研究),可容納50萬至55萬 人口,並提供27萬個就業職位(包括約20萬個位於核心商業區的就業職位)。地積比方面,生活社區及核心商業區内建議最高的住用地積比率分別為 6.5 及 7.5,而人工島上建議最高的非住用地積比率則為 15。

未來區域公園及水上活動設施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未來區域公園及水上活動設施模擬圖。立法會文件截圖

建造成本升至5,800億元

政府亦更新建造成本的估算,指若把先前按2018年9月價格推算的5,000億元,純以土木工程相關指數調整,2022年第二季的項目總工程造價粗略推算約為5,800億元。

不過政府強調,土地發展後可以為政府帶來收益,「參考了至2022年11月的土地和物業成交價格,再引入較保守的市況假設,人工島的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賣地收入估計約為7,500億元。」

此外,政府預期在交椅洲人工島全面發展後,相關經濟活動每年可帶來約2,000億元的增加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約7%,「加上提供公營房屋用地和策略性運輸基建亦具社會和經濟價值,推展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符合社會及經濟效益。」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