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指與內地仍有可能通關 採逐步策略爭取

2022-12-10 17:58

李家超(中)指本港與內地仍有可能通關。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中)指本港與內地仍有可能通關。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10日)舉行5周年慶祝活動及「說好香港故事」座談會。特首李家超在會上表示,對於爭取與內地通關,自己的策略是「逐步逐步開」,而對於與內地通關,他則形容「有現實上的可能性」。

李家超表示,目前老人家仍是香港社會在疫情中最薄弱的一環,並且醫療體系都十分重要,醫院兩成的病床要為新冠患者服務,曾排隊預約手術的市民從原本兩年的時間拖到三年,醫院的也存在人手緊張的問題。因此,他認為於2023年與內地通關具有「現實可能性」。

新聞博覽館過去半年舉行3次主題展覽。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新聞博覽館過去半年舉行3次主題展覽。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指業界應該努力保障新聞領域不被「壞分子」污染。香港新聞資料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指業界應該努力保障新聞領域不被「壞分子」污染。香港新聞資料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在博覽館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在博覽館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陳祖澤指博覽館過去半年參觀人數回穩。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陳祖澤指博覽館過去半年參觀人數回穩。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在博覽館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李家超在博覽館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facebook圖片

李稱,雖然疫情期間香港的經濟確實面臨一定挑戰,香港作為一個較小的經濟體容易受到全球通貨膨脹、供應鏈影響、資金收緊,較容易受到外圍的影響。但是他表示,香港仍是有「好故事」的,首先就是內地最新出台的「新十條」政策。在「新十條」政策出台後,他表示自己立刻與深圳和廣東省的領就實現兩地通關做商談。他認為,雖然目前政策剛剛出台不久,之後的決策要按照情況變化做出改變,但他認為仍是有些小目標可以一步一步爭取。比如增加健康驛站的每日過關名額及改善跨境貨運,減少對出口轉口的影響等。

李指,第二個「香港好故事」是香港正在緊鑼密鼓打造四個新興中心。他表示自己十分重視香港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強調創科對於社會的重要意義。李稱,香港正在構建完整的生態鏈,並表示《施政報告》中十分清楚的提出會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並會推動科研成果落地化、商品化過程,與之前不同,他強調,此次是「做到野先可以攞曬啲錢」。 

李家超強調,自己對於香港在明年的發展是「充滿信心」,他表示自己曾於泰國曼谷29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有不少領導人、商界人士對香港的情況充滿興趣,甚至有人之後專登飛來香港洽談有關投資的事宜。而對於防疫政策放鬆後外遊的港人數量多過來港遊客數量的情況,他依舊保持樂觀,「香港人一項出去返來又消費,呢個真係香港人嘅生活模式」,香港的生命力還在那裡,因此他十分有信心,只要捱過今年,隨著本地防疫政策逐步放寬,香港一定好。 

談起新聞自由,李表示,新聞自由不僅需要政府保證,更需要業界努力。他提到,新聞業界中,有人利用新聞作為工具圖謀私人利益及目的。他強調,業界應該努力保障新聞領域不被「壞分子」污染,提高新聞質素,以此分哪些是優質新聞。李提到,香港的新聞自由及人權受到基本法、《國際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的保護,並且香港的法庭亦會保障這些基本權利,並且香港有別於其他國際社會的一點在於,香港允許海外法官參與判決。因此他表示自己對於香港司法感到十分自信。 

香港新聞博覽館主席陳祖澤在開幕詞中表示,過去一年中,香港新聞博覽館受到疫情影響,頭4個月為能夠開放,隨著疫情放緩,這半年來的參觀人數已經持續穩定商社功能,雖然與開館早起的水平仍有一段距離。他指出,香港新聞博覽館在過去一年中舉辦了3個主題展覽,分別為:「香港傳媒二十五年」,回顧香港傳媒過去25年的變化,讓公眾了解傳媒業的發展,展覽香港新聞專業現在面對的衝擊和挑戰;「電掣背後的故事」,現實香港能源供應的概況以及各界爭取潔淨能源做出的努力;以及「我們的女勇士」,講述在三年疫情期間外傭的家庭情況,推動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會。 

陳表示,希望未來能夠頭更新展覽吸引更多市民,加強同教育界的合作,推出更多為學生、家長、老師設計的活動和課程,加強社會對新聞專業的認識,提高公眾整體的傳媒資訊素養。 

記者:解青羽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