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角度分析政施報告創科政策 唔做高科技都可成功?
2022-10-20 00:02
《施政報告》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除了目標未來5年吸引至少20間龍頭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外,亦會資助大學研發團隊成為初創企業,推動學界與業界的「產學合作」。學者分析《施政報告》對本港企業創科的支援需關注的地方,當中預計配對資金的模式,可推動創科生態圈更臻完善,有利人才留在科研產業發展。
香港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徐岩表示,本港過往創科政策的效益很低,主要是過去未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創科生態圈,特別是大學的科研沒有一個妥善機制轉移至產業上,令不少人才都棄科研轉投其他行業。
產學配對完善創科生態
而《施政報告》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完善創科生態圈,提出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將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由明年開始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徐岩認為,這些配對資金的模式,可鼓勵大學人才參與研發,並將成果進行技術轉移,在社會上實行,既能推動研發團隊取得回報,亦可建立良好的創科文化。
創科向高科技靠攏 學者撐平台經濟仍可揚威
政施報告提及,冀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新能源科技等創科公司進駐,而過去不少「寫App」的公司將被比下去。但徐岩認為,創科應分為兩類,一類是科技創新,開發出高科技產品及服務,投入市場;而另一類是為傳統產業提供良好體驗。
他指出,兩者都應共同發展,因為香港大部分參與創科都是中小企業,難以靠一己之力建立晶片、生物科技。他又稱,只要可為用戶創造新體驗,提高行業的利益,也是創科的成就,「GOGOX能夠上市就證明這個看法是對的」,亦是整合創科生態圈的其中一環。
看清近一年本港獨角獸上市,及股價至今表現🔽
施政報告促進技術轉移
《施政報告》新設了「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整合多項現有投資基金作出策略性投資,以及「產學研1+計劃」等,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水志偉認為,這項龐大的投資,能夠協助「深科技」衍生公司跨越「死亡之谷」,更好促進產學合作及技術轉移,與該基金會的倡議方向相當一致。
但他指出,《施政報告》在引進科創產業時,應更具體提出招商政策,例如向龍頭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向科創企業直接退還研發開支以惠及未盈利公司,以至採用靈活的土地出讓模式等,並可以深港河套作為試點。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