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通一周年 三大發鈔行部署中港通關搶市場

2022-10-17 00:04

本周三(19日)將是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推出一周年,雖然反應未如預期,截至今年8月底止參與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僅約3.5萬個,涉及資金匯劃只得13.66億元人民幣,但有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的理財通投資者,都有意在未來12個月增加投資。本港3家發鈔行均積極部署理財通業務的下一步發展,並冀理財通可獲放寬,包括優化開戶流程、擴大產品的種類與範圍等。另有建議中港兩地銷售人員資格互認,以便跨境銷售。

滙豐的調查顯示,受訪的理財通投資者當中,大部分南北向投資者均有意在未來12 個內增加投資,打算增加5%至10%的投資者比例最高。儘管市場波動,大多數投資者至今都可取得4%或以上回報。

中銀:北向通愛人仔產品 南向通好股債基金
理財通業務遙遙領先同業的中銀香港(2388),其副總裁陳文表示,該行的理財通客戶,不論「南向通」內地投資者或「北向通」香港投資者的開戶總量、資金匯劃總量均在港位居前列。產品偏好方面,南向通客戶傾向投資於股債平衡基金,北向通客戶則偏好人民幣理財產品。

滙豐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稱,過去一年該行在香港和內地的理財通業務都錄得平穩增長。

渣打香港個人、私人及中小企業銀行部大中華業務主管王萬民亦指,該行參與理財通的客戶人數、匯劃金額均在穩步增長。其中「北向通」投資者更青睞固定收益類產品,「南向通」投資者則較多選擇存款和基金。因應近日利率變動,該行向「南向通」客戶提供特別優惠利率的美元和港元定息產品。 

業界冀放寬產品限制
展望未來,陳文預計,隨著理財通的運作愈趨成熟,開戶配套服務亦會不斷優化;投資產品種類、範圍以及風險級別匹配,也有機會進一步放寬。

陳慶耀也希望理財通獲得拓寬,加入更多風險評級的產品,為風險偏好較高的資深投資者提供更多高收益產品選擇,更好地配合大灣區居民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同時,希望能簡化開戶流程、引入遙距投資諮詢服務或措施,方便投資者與投資或產品專家溝通,讓投資者及時掌握市場信息作出投資決策。這將有助吸引有興趣但尚未參與計劃的投資者參與。

理財通北向投資者佔七成
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數據,截至8月底,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累計35059個,其中北向通港澳投資者佔約69%;涉及購買投資產品市值餘額4.56億元人民幣,北向通投資者佔約51%。南向通及北向通的總額度各為1500億元人民幣。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理財通推出至今反應不似預期,是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疫情導致中港未通關、市況波動、美國加息等,但理財通為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必然發展,故認為反而可趁現在完善理財通的細節,如考慮提高可投資銀碼,因在人民幣貶值下,南向通投資者的可投資銀碼已縮水;擴大產品範圍,因現只許投資中低風險產品,未必符合偏好中高風險產品作多元資產配置的南向通客戶的需求;推動大灣區跨境銷售人員資格互認,方便銷售人員作跨境產品介紹,及提供更佳的售後服務。他亦建議放寬現時的產品銷售推廣限制。

發鈔行北上設據點
另一方面,藉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將邁入第二個年度,3家發鈔行正蓄勢待發,待中港通關復常後搶佔市場。中銀香港已在重要據點設了9個跨境服務中心,又計劃加強理財通的遙距服務;滙豐將繼續優化開戶服務和產品,定期推優惠吸客;渣打香港早前則開設了首間大灣區理財中心。

3家發鈔行繼續為拓展理財通業務作出部署。滙豐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指,該行將持續優化理財通的產品、服務及客戶體驗,例如縮短開戶時間、增加產品選擇、引入數碼工具以便投資者分析投資組合。該行又會定期推優惠吸引新客開戶,並吸引現有客戶增加投資。

至於中銀的下一步部署,該行副總裁陳文說,中銀已精心做好了後疫情時代的服務準備,現已於多個重要口岸以及標誌性地點共設立9個跨境服務中心,並有專業的跨境團隊。未來該行計劃加強理財通的遙距服務,以及與母行中行(3988)之聯動,繼續做好大灣區網點及人員對接、客戶轉介、投資者保護等工作。

渣打香港個人、私人及中小企業銀行部大中華業務主管王萬民則說,期待未來適時推出更廣範圍的產品,進一步豐富高凈值客戶的多元化資產配置方案。該行相信隨著區內逐漸恢復正常通關,南北向通的業務量也會有更大規模的增長。為了提前做好部署,該行6月在銅鑼灣利園開設首間渣打大灣區理財中心,並設有理財通團隊和大灣區客戶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