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實測:近3600名市民目睹女童流落街頭 僅6人上前慰問

2022-10-14 16:54

警方公布「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2022詳情,左為李經晞,右為馮浩堅。(黃頌偉攝)
警方公布「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2022詳情,左為李經晞,右為馮浩堅。(黃頌偉攝)

警方今年首8個月接獲的虐待兒童案件數字較去年微升1.9%,當中7成案件的施虐者為照顧者或家人,2成8受虐兒童是5歲以下兒童。警方呼籲市民作為鄰居或途人,若懷疑有虐兒或疏忽照顧兒童的個案出現,可先向大廈管理人員了解,或向非牟利機構尋求協助,讓他們派人到場了解,如情況緊急,應報警求助。

李經晞指,5歲以下兒童根本不懂尋求幫助,亦未懂得表達自己。(黃頌偉攝)
李經晞指,5歲以下兒童根本不懂尋求幫助,亦未懂得表達自己。(黃頌偉攝)

警方刑事總部刑事支援科高級警司李經晞表示,本港今年首8個月發生的虐兒個案為795宗,較去年同期的780宗微升1.9%,當中超過一半即約427宗涉及侵害兒童人身罪行,較去年同期上升6%,餘下的368宗涉及侵害兒童性罪行,較去年同期下跌2.4%。

她指,今年8月,一名3個月大男嬰懷疑被虐死亡的案件,另外,不同院舍及幼兒宿舍發生懷疑虐待兒童案件,亦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可是0至5歲的兒童,他們根本不懂尋求幫助,亦未懂得表達自己,部分則未需要返學或返學時間很少,一旦被虐,外間亦難以察覺。

李續謂,警方處理虐兒個案,不能用一般案件的處理方法,如巡邏、情報搜集或派出臥底調查,而教育小朋友保護自己及教育大眾最為重要。警隊推行的「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2022,便是以「旁觀者Change」為主題,呼籲鄰居及大廈物業管理人員,可及時將懷疑虐待兒童及疏忽照顧兒童的事件舉報。

馮浩堅(右)表示,越多旁觀者,就會減低求助者接受幫助的機會。(黃頌偉攝)
馮浩堅(右)表示,越多旁觀者,就會減低求助者接受幫助的機會。(黃頌偉攝)

 

警察臨床心理學家馮浩堅表示,從過去不同年代發生的案件發現,越多旁觀者,就會減低求助者接受幫助的機會,他指外國就有不少例子,如2021年在美國火車上發生的性侵案,途人目擊案件發生長達30鐘,但沒有人報警,反映問題的嚴重性,「若果你唔及時幫助佢,就會有好嚴重嘅後果。」

警方於今年9月進行一次社會實驗,安排一名6歲女童在荃灣街頭流連,測試途人反應,結果顯示,在一個小時內,發現近3600人經過,當中近200人留意到女童,其中只有6人伸出援手。

另外,警方亦於今年7月成立「易受傷害證人支援隊」,強化調查人員訓練,加強保護兒童力度。警方去年全年為易受傷害人證人錄取口供逾1600次,今年上半年則有600次。

警隊今日並介紹保護兒童計劃2022一系列的重點項目,包括保護兒童動畫、社會實驗、徽章設計比賽、藝術工作坊、電車展覽等。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