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由白俄民權人士比亞利亞茨基及俄烏人權組織共同奪得

2022-10-07 17:19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今年度諾貝和平獎由白俄羅斯人權人士比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Memorial)、及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奪得。 

白俄民權人士及俄烏人權組織共同奪得諾貝爾和平獎,按圖輯瀏覽:

今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白俄人權分子Ales Bialiatski為得主之一。路透社資料圖片
今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白俄人權分子Ales Bialiatski為得主之一。路透社資料圖片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得獎者共同示範公民社會對和平與民主的重要性。路透社圖片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得獎者共同示範公民社會對和平與民主的重要性。路透社圖片
「紀念」去年被俄羅斯當局下令關閉。「紀念」網站截圖
「紀念」去年被俄羅斯當局下令關閉。「紀念」網站截圖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成為今年和平獎得主之一。「公民自由中心」網站圖片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成為今年和平獎得主之一。「公民自由中心」網站圖片
委員會希望透過今年度和平獎,表揚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捍衛和平共處的貢獻者。路透社資料圖片
委員會希望透過今年度和平獎,表揚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捍衛和平共處的貢獻者。路透社資料圖片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得獎者於所在國家代表公民社會,多年來一直倡議批評權勢的權利,並保護公民基本權利。委員會又讚揚獲獎者在紀錄戰爭罪行、侵犯人權及濫用權力的事件方面有傑出表現,共同示範公民社會對和平與民主的重要性。

委員會表示,希望透過今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表揚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於人權、民主及捍衛和平共處方面作出傑出貢獻的人。

現年60歲的比亞利亞茨基1996年成立團體「春天」(Viasna)組織,反對賦予白俄總統盧卡申科獨裁權力的憲法修正案;在隨後的數年間,「春天」發展成為一個大型人權組織,協助被監禁的示威者與其家屬,抗議且記錄白俄當局針對政治犯的非法行動。 比亞利亞茨基於2011至2014年被白俄當局被捕,到2020年白俄國內再爆發反對派大規模示威期間,他在未經審訊下遭扣留。

「紀念」由諾貝爾和平獎薩哈羅夫等前蘇聯異見人士於1989年創立,主要關注記錄和公開前蘇聯的極權主義歷史,同時也對俄羅斯和其他後蘇聯國家的人權進行監督。然而,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以「紀念」是「外國代理人」並「散播極端思想、恐怖主義」為由,於去年12月28日,下令關閉「紀念」的核心架構「紀念國際」。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