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半學生6歲前接觸手機 近5成常打機 4成不能自制

2022-09-15 17:16

培訓資訊素養大使透過校園電視台,以各種形式向同學宣傳謝絕網絡欺凌信息。保良局 雨川小學提供圖片
培訓資訊素養大使透過校園電視台,以各種形式向同學宣傳謝絕網絡欺凌信息。保良局 雨川小學提供圖片

疫情下學生使用數碼設備自主學習的情況大幅增加。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初研)今日公布「香港學校媒體、資訊及數碼素養調查」結果,發現約4成受訪學生不能自制使用數碼裝置的時間,在沒有網絡的環境下更會感到失落。團隊指,支持教育局將「培養學生媒體和資訊素養」納入《小學教育課程指引》的七大課程重點之一。初研主席陳瑞良表示,現已踏入元宇宙時代,同工也應把握時機在基礎教育課程中加入媒體素養元素。團隊倡搭建交流平台,為教師及家長提供專業支援,促進家校合作。

是次調查於今年6至7月期間向全港591間小學進行教師問卷調查,以了解香港小學教師對媒體、資訊及數碼素養的理念和教學實踐;同時,亦抽取6間小學進行深入研究,以問卷方式調查家長及學生對媒體、資訊及數碼素養的行為、感知和態度。

調查發現56%受訪學生早於6歲或以下便接觸數碼裝置,亦有47.1%學生在6歲或之前便首次使用互聯網,故媒體資訊素養教育宜盡早開始。令人憂慮的是,近五成(47.2%)的受訪學生每日或幾乎每日使用數碼裝置作電玩遊戲,逾四成(41.6%)使用數碼裝置觀看或下載在線視頻、電視節目或電影。然而,卻有45%的受訪學生在使用數碼裝置時未能按預期時間停下來,而且逾三成(37.8%)人在沒有連線的環境中會感到失落。

引入外間資源,支援家長如何協助子女適應數碼時代的學習模式。保良局雨川小學提供圖片
引入外間資源,支援家長如何協助子女適應數碼時代的學習模式。保良局雨川小學提供圖片
學校提供電子學習設備輔助學生掌握網絡世界相關知識。 佛教慈敬學校提供圖片
學校提供電子學習設備輔助學生掌握網絡世界相關知識。 佛教慈敬學校提供圖片
調查由(左至右)江浩民博士、霍秉坤博士、胡少偉博士聯合主持。江浩民博士提供圖片
調查由(左至右)江浩民博士、霍秉坤博士、胡少偉博士聯合主持。江浩民博士提供圖片
學校積極舉辦多項資訊素養活動。佛教慈敬學校提供圖片
學校積極舉辦多項資訊素養活動。佛教慈敬學校提供圖片
每年學期初設分級家長會,向 家長講解學校電子學習政策, 並支援家長於新常態學習下管教子女的方法。保良局雨川小 學提供圖片
每年學期初設分級家長會,向 家長講解學校電子學習政策, 並支援家長於新常態學習下管教子女的方法。保良局雨川小 學提供圖片

首席研究員江浩民表示,數據反映學生欠缺自制能力,甚至可能影響身心靈健康。學校在設計課程時應多加留意。
 
另外,在保護個人私隱和辨別資訊真偽方面,亦存在教學落差。例如,學生表示學校(90.1%)及家長(87.1%)有教導保護私隱的知識,但卻有35.1%學生同意網頁持有人有權收集所有個人資訊。同樣地,儘管8成以上學生表示家校有教導分辨真假訊息,惟只有不足五成(45.8%)學生表示經常留意社交媒體中的新聞資訊的來源。數據反映在資訊素養教與學中存在痛點。

保良局雨川小學老師譚秀媛表示,學校留意到學生在家使用媒體的行為與在校時有出入,學校故而調整教學方向,著重家校合作。學生彭梓晉原本愛與同學玩電玩,在教師教導以及家長輔導下,漸漸發掘到其他興趣並找到滿足感,慢慢減少電玩時間。家長彭太:「學校一直有教導我們管教與溝通並重,也可讓孩子訂立時間表。溝通過後孩子也很自覺,我不需要用鎖機等方法去控制他。」

佛教慈敬學校老師樊永業坦言,要評估教學成效相對困難,並非給學生一份工作紙便可以,應透過平日觀察,如學生間會否有網絡欺凌出現?在專題研習中,學生是否真能將分辨資訊真假的技巧,如留意資訊出處等應用出來,來評估資訊素養教學成效。

保良局雨川小學校長蔡曼筠指孩子很小便接觸數碼設備,這些裝置更猶如「電子奶嘴」,應及早進行資訊素養教育。加上疫下學生使用數碼裝置時間大增,逾9成受訪教師及家長都同意增加相關培訓,以助學童建立良好的媒體使用習慣、健康地使用數碼設備自我學習。

首席研究員胡少偉指,不希望政府推出指引後,便以為完成工作。若真想做好資訊素養教育,他們也應加大力度和業界合作。」項目團隊建議政府委託大專院校及政策研究機構,為全港中小學校作全面調查,作為長遠推動政策發展及落實的基礎。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