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瑪麗醫院處方簡體字包裝藥物 醫管局:如供應緊張或需從不同地區採購

2022-07-05 16:54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有網民聲稱其朋友到瑪麗醫院覆診後,獲處方有簡體字的藥物。
      有網民聲稱其朋友到瑪麗醫院覆診後,獲處方有簡體字的藥物。

      近日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載圖片,指瑪麗醫院為病人處方包裝上寫簡體字的藥物,引起網民討論。

      該名網民昨日(4日)在Facebook群組「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及討論區」發文,聲稱其朋友到瑪麗醫院覆診後,獲醫院處方內地止痛藥同胃藥,內文又聲稱「以後唔會再開香港Panadol」,並附上一張有大量藥物的圖片,藥物包裝上印有簡體字。

      有網民聲稱其朋友到瑪麗醫院覆診後,獲處方有簡體字的藥物。
      有網民聲稱其朋友到瑪麗醫院覆診後,獲處方有簡體字的藥物。

      帖文引起不少網民討論,不過亦有人質疑事件真偽。

      醫管局回覆本網指,藥物品質及安全是局方採購藥物的首要考慮,在特殊情況或當藥物出現未能預計的供應問題時,如因疫情嚴峻導致個別藥物供應緊張,醫管局或需要從不同地區進口採購合約以外的藥物,醫管局在獲得政府有關部門許可後,方會引入有關藥物。藥劑部職員會因應實際情況提供所需訊息給前線員工及病人,確保用藥正確。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向本網指出,相信醫管局採購藥物的程序小心嚴謹,不應單憑藥物的簡體字而引起其他猜想,「同畀啲藥物畀你,個包裝係英文係無分別,你唔識睇英文問返藥房啲人」。

      林志釉亦提到,醫管局要注意部分病人或不懂簡體字,可能「醫院嗰邊要做返多少少工夫」,他亦建議病人亦應主動查詢服藥細節。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