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印度廟|民研首確認獨特外貌源自蓮花 冀正命為「啹喀廟」準確反映歷史

2022-05-30 07:00

被視為房屋供應重鎮的粉嶺皇后山,居民今年陸續入伙,屹立於後方山丘的三級歷史建築「印度廟」也開始聲名大燥,不時吸引不少遊人慕名參觀。因應關於古廟龍來去脈的資料一直不多,有民間保育人士自發搜集資料,替該座灰綠色六角形建築物撰寫首份整存的保育報告。他們從早年圖則首次發現,地面上與古廟建築形成一體的六個三角形石屎結構,昔日原是注滿了水的水池,認為可正式印證古廟獨特的三尖八角設計,靈感源自蓮花。報告亦嘗試替古廟「平反」,因保育人士從圖則發現,以「啹喀廟」的名稱來形容廟宇,歷史亦顯示印度士兵卻從沒有在該處駐守,冀古蹟辦考慮更正其名字,更好反映該段駐軍歷史。

「印度廟」隱藏在一處清幽的小山丘上,從皇后山徑路口旁邊公廁沿路直上,再沿鐵絲網進入山徑斜坡,徒步直上大約一百五十米,就可看見該座由六個尖頂構成的建築。儘管古廟外型獨特,過去卻一直沒有文獻記載其設計起源,但建築保育師任明顥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群曾駐港的啹喀兵,留意到本港僅剩下兩座與他們有關的建築,因此特別對其中之一的「印度廟」進行研究,早前完成一份長達五十五頁的保育報告,並提出兩大發現。

古廟外型呈皇冠狀,由十二塊三角形砌成,雖然過去已被認為貌似一朵蓮花,惟一直沒有證據支持,就連任明顥起初也對此感到疑惑,「作為一個軍事建築,通常以實用性為主,但它卻不是四四方方,並不實用,這樣的一座形狀不太規律的建築,理應不存在這裏。」不過,他們在翻查古廟在一九六三年的建築圖則時,卻偶然發現在地面用作支撐古廟的六個三角形石屎結構,被註上「POOL(水池)」的字眼,反映現時已鋪滿枯枝樹葉的三角形結構,昔日很可能注滿了水,而襯托在「水面」的也是一個蓮花結構。

「印度廟」外型呈皇冠狀,由十二塊三角形砌成。
「印度廟」外型呈皇冠狀,由十二塊三角形砌成。

 

「起初也一直不知這些三角結構的用途或用意,只見到很多渠,找了很久也無頭緒,所以在發現這個情況後,我們也十分開心。」」他又表示,從一份新佛教的傳世經典中,亦發現一個尼泊爾神話故事,流傳當地首都加德滿都昔日原是一個大湖,有一天出現了很多神仙,結果在湖中出現一朵蓮花,代表加德滿都開始發展,細問曾在港駐守的啹喀兵,很多也認識這個經典故事,亦正好對照古廟的蓮花設計。他說:「這座廟宇當年既然是給啹喀兵使用,自不然用一些與尼泊爾加有關的傳說或神話去建造。雖然是這個是推測,但我們覺得很合理,也反映這個廟宇缺乏印度元素的原因。」

地面上的三角形石屎結構,昔日為注滿水的水池,靈感源自蓮花。
地面上的三角形石屎結構,昔日為注滿水的水池,靈感源自蓮花。

 

不過,任明顥表示,不論是從古蹟辦的網站或文件,只是很概括描述廟宇與啹喀歷史有關,而官方文件所用上的名字,甚至是掛在廟宇外的介紹牌,也是用上「皇后山印度廟」的名字,。不過,他們亦從昔日圖則發現,當年是用上「啹喀廟」是名字,不明白廟宇的名稱為何日後被改掉,認為有需要為此「平反」,因廟宇附近昔日軍營的士兵,所信奉的雖然是印度教,但實際使用廟宇的卻全是來自尼泊爾的啹喀兵。

他指出,若繼續沿用印度廟的名稱,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用回「啹喀廟」的名稱,亦是尊重昔日的一段駐軍歷史,「最早期在港駐守的英國駐軍,確實是以印度兵為主,但其後已僱用啹喀兵,佔了百分之四十二;如果用上印度廟的名字,即與印度有關,但印度士兵卻從沒有在這裏駐守,駐守的是啹喀兵,他們雖然信奉印度教,但卻不是來自印度的士兵。」

隨著皇后山公屋落成,古廟近年開始聲名大燥,慕名前往遊人越來越多。他提到,網上曾流傳一段影片,顯示一批與印度教有關的人士,去年底曾嘗試自行維修本身屬政府建築的古廟,雖然他們其後已被「叫停」」,卻令古廟無端多了很多水泥修補的痕跡,又指時沒有正式路徑前往廟宇,容易衍生安全問題,呼籲當局正視,並稱已把有關研究提交予古蹟辦,希望當局日後在廟宇作出一些保育決定時,能有多一個參考基礎。

 

倡與附近軍營一起活化 增加可塑性

位於在皇后山山坡的「印度廟」,丟空多時,亦開始日欠失修。任明顥指出,隨著皇后山公屋陸續入伙,令該座歷史建築變得貼近民區,當局應考慮如何好好善用,不應讓它長年荒廢。他們更留意到,距離「印度廟」數十米的山坡之上,還隱藏了四幢人去留空的軍營,由於「印度廟」本身的實用率不高,建議將兩個距離甚近的歷史建築一併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交予同一非弁利機構營運,讓整個環境得以重生。

沿「印度廟」後面的山坡直上數十米,可發現叢林之內還有多幢鮮為人知的空置建築,原來是皇后山剩餘未拆的空置軍營。記者發現,該幾座軍營雖然已人去留空,斷水斷電,但卻保持完好,仍舊保留火爐和浴室等設計。任明顥表示,皇后山附近的大部分軍營早已被拆卸,而房署在興建皇后山公屋時,亦特別保留部分,改作管業處。

保育師任明顥認為「印度廟」應正命為「啹喀廟」。
保育師任明顥認為「印度廟」應正命為「啹喀廟」。

 

他說,「印度廟」雖然外貌設計獨特,但內部可使用空間並不多,倘若單獨活化,相信願意接手的非弁利機構不會太多,因此當局未來應考慮將它與軍營一併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交予同一非弁利機構。「交由有意活化的機機,去決定其去向,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如真的有人使用,廟宇就沒有那麼容易破損,亦不致浪費。」

「印度廟」與附近的軍營一直居高臨下,但由於長年隱藏在草叢之中,過去甚少被人注視。不過,隨著近年遊人越來越多,「印度廟」甚至成為遠足的其中一個中途點,他亦擔心衍生安排問題。「現時前往廟宇只有山路,甚是陡斜;當公屋陸續入伙後,肯定越來越多人對這個地方有興趣,若是仍然沒有正式道路前往,會產生不必要的危險。」他表示,當局在興建皇后山公屋時,特別在山坡上建造一條樓梯,通往「印度廟」,唯在樓梯落成後,卻通往的鐵門鎖上,一直不明是什麼原因,希望當局能重新考慮。


前啹喀兵難忘南瓜扮祭祀動物


位於皇后山的「印度廟」,記載著啹喀兵在家駐軍的一段歷史。曾在皇后山軍營服役的香港啹喀墳場基金(Gurkha Cemeteries Trust)主席Khimding Ratna(下稱:Khim),憶述曾在「印度廟」發生的一件趣事。他說,早年駐港士兵在廟宇祭祀時,會在廟宇後面的一個房子宰殺牲畜,有時會用上從馬來西亞帶回的羊或水牛,但由於其後被一些關注動物權益的人士所投訴,到了他們進駐時,宰殺牲畜的環節已被取消,但他們卻十分有「創意」,想到可以使用一個南瓜,加一些木條做四隻腳,扮成一隻羊去,讓祭祀活動中仍可維持獻上牲畜的儀式。

曾在皇后山軍營服役的香港啹喀墳場基金主席Khimding Ratna分享在「印度廟」祭祀趣事。
曾在皇后山軍營服役的香港啹喀墳場基金主席Khimding Ratna分享在「印度廟」祭祀趣事。

 

Khim憶述,早年在服役時,曾在皇后山的九號軍營居住,當時經常在周末周日到「印度廟」參與祭祀和禱告活動,「我們通常是一整隊人到來,每次約有五至六十人,有時甚至有一百人,特別是周日及一些時節,因位於皇后山之上的,是一座特別設計的廟宇,兵士經常到來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牛被視為神聖的動物,因此早年任何人在進廟前,除了需要除去鞋子,以及任以牛製成的衣履,如皮帶。

已在本港定居的Khim,子女和孫兒均在香港長大,早已視香港為家,並一直致力保留和記念啹喀兵在港留下的歷史和文化。由於「印度廟」正是啹喀歷史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在政府協助之下,重修及保育這座外型獨特的廟宇,讓它能長遠保留下來,給社會大眾所使用,不止是部分宗教或組織人士,「這是我們所一直要求,並透過研究團隊或其他組織隊伍所反映,很樂意跟政府商討。」

任明顥坦言,這批駐港啹喀兵的願望其實很細,並不是希望「印度廟」日後一定要由他們管埋或活化,但也希望在此事上享有「話語權」,有份參與討論。他坦言:「七十年代之後,整個駐軍系統的百分之十四十,也是啹喀兵,惟全港博物館只有一行字提到。」他說,這批駐港啹喀兵只是希望日後「印度廟」不會荒廢,亦最少可以在一些時節,例如印度教出名的排燈節「返下來」,進行一些慶祝活動,緬懷昔日光陰,就已很開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