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頒傑出員工獎 伊院急症室主管何曉輝親述疫下落淚

2022-05-11 08:51

何曉輝親述疫下落淚。
何曉輝親述疫下落淚。

第五波疫情令前綫醫護心力交瘁,今年三月初,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淪為「災場」,在伊院服務三十六年的急症室顧問醫生何曉輝,早前在員工大會上傷感抽泣,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何曉輝昨獲醫管局頒發本年度傑出員工獎,他接受訪問時坦言,落淚是心痛並肩作戰的同事們工作辛苦,而人手不足,病人亦因為「掛一漏萬」未能得到適切治療,但他認為醫護已經盡力。十月退休在即,何曉輝休息後,將重返伊院做臨床工作。他寄語應對疫情,應以預防為重,凡事做足準備,令前綫醫護可盡全力搶救生命。記者陳展棋

今年初,第五波疫情來勢兇猛,高峰期有約二千名病人於各公立醫院急症室等候,不少安老院送抵的確診長者需在露天等候接受治療。年屆六十、原本四月底退休,當時處於退休前休假的何曉輝於三月奉召回到伊院協助抗疫,並參與該院轉為定點醫院的統籌工作,延遲半年退休;而現在因為太太未退休,計畫十月休息一兩個月,再重返伊院做臨床工作。

何曉輝八六年港大醫科畢業後,加入伊利沙伯醫院工作,九四年轉到急症室工作,曾參與九六年嘉利大廈大火、九七年尖沙咀卡拉OK縱火案、同年大年初一花車巡遊撞傷人群、九九年華航空難等傷者急救工作,又處理過○三年沙士,至今波新冠疫情,三十六載游走急症室見盡生死。

一個身經百戰的急症室醫生,面對第五波新冠疫情,眼見疫情告急,何曉輝作為沙場老手,早前在員工大會亦一度激動落淚,訴說「同事捱得好辛苦」,惹起全城關注。他日前受訪時剖白當時心情,坦言當日的眼淚,不是源於壓力,而是客觀環境不足,「感觸同事比較辛苦,病人因為好多原因得不到應有治療。」

當時不停有患者送院,網上更流傳病人與屍體「共存」的畫面。被問到疫下是否有病人失救而死,何曉輝坦言:「太多病人,都有掛一漏萬。」但他強調當時醫療系統亦不算是崩潰,「collapse即係我哋放棄,所有同事都心灰意冷唔返工,病人唔信任我地唔到醫院。」但他說,前綫醫護已經盡做,但當時不少醫護都同樣染疫,當局發指引要求員工若確診後七日呈陰性即可上班,亦曾引起爭議。他說,同事感到疲累沮喪,不過仍著力照顧病人,沒有逃兵,「未見過有同事遲過第七日返工。」

內地專家抵港,建議本港設立定點醫院,處理新冠病人,成為疫情解困的其中一個轉捩點,而伊利沙伯醫院成為全港最大「新冠醫院」。由於需花費數日籌備轉院工程,一度惹起社會質疑。何曉輝說,當時伊院大部分是新冠病人,亦有懷疑新冠病人以及非新冠病人,要分隔病房、準備同事裝備的難度大增,如今回看,他認為是「值得的嘗試」。

相比○三年沙士,何曉輝認為沙士較新冠病毒挑戰性大,因為沙士初期,醫護不清楚疫情的形勢,很多醫護不敢回家;如今檢測及疫苗齊備,年輕人的死亡率亦不高。隨著確診數字回落,社會逐漸復常,何曉輝回看疫情,他認為應以預防為重,「最好嗰件事唔好發生」,事發後才應變,總會存在限制。

他又稱,處理大型事件「現實唔會跟計畫發生」,只可以「見一件事、處理一件事」。他說,不覺得任何人需要為疫情負上責任,相信汲取第五波經驗,隨著本港疫苗接種率提升,醫療系統的設施、人員、心態都有更好準備,能夠應對好第六波疫情。

醫管局昨日公布二○二二年度傑出員工及團隊和優秀青年獎結果。今年有九位傑出員工、七隊傑出團隊和十三名優秀青年獲獎,分別來自七個聯網中的二十四間醫院和辦事處。

更多新冠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