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消費群體追求「興價比」 為興趣買單享受滿足感
2022-04-19 17:53
盲盒、漢服、潮玩、手辦……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憑藉興趣消費,並形成各個圈層。「為愛買單」、「千金難買我喜歡」是此類消費的主要特徵。有調查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者會為自己所在的興趣圈消費。有網友調侃說,以前消費看重「性價比」,現在是「興價比」。
為興趣愛好付費,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中越來越普遍,尤其是「Z世代」群體。據內地傳媒報道,在楊曉的一張照片裏,近百個形態各異的潮玩手辦被擺放在臥室床頭的櫥窗中,「擺在正中間的旋轉台上的幾個是隱藏款,還有一些我通過二手平台淘來的熱門款。」作為忠實玩家,楊曉表示,自己滿足於「抽盲盒」帶來的「即時驚喜感」,更享受一次性集齊並珍藏全套手辦的滿足感。
用超輕粘土製作冰箱貼,用滴膠製作手機殼,用金屬零件製作耳環、手鏈……大三學生王格格是手作圈的一員。「每次想要買甚麼東西,挑不到喜歡的款式,就想著能不能自己買材料,按著自己的心意製作」,去年「雙十一」,在別人搶購衣服、化妝品的時候,她早就在購物車裏添加毛線材料,準備自己編織一條毯子。「Z世代以興趣劃圈,圈層文化的消費潛力也在不斷展現。在以電競、二次元、模玩手辦、國風為代表的圈層文化消費市場中,Z世代佔據主力」,CBNData《2020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這樣寫道。中青校媒就「Z世代圈層文化的消費現象」面向中國907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9.72%被調查者會為自己所在的興趣圈消費,其中,44.43%受訪大學生每年在愛好上支出幾百至千元不等,35.94%每年花費超過1000元。
李璐從大一「入坑」手帳圈,至今已經快四年,手帳成為她大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手帳的緣分源於在微博上學習經驗帖子,她發現有的博主分享的內容,不僅有析縷分條的知識,還有各式好看的花體字、膠帶拼貼、印章等元素。於是,她關注了不少圈內「大佬」,也開始購買好看的本子、膠帶、彩色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手帳圈流行的膠帶品牌多樣,有一些國際品牌,還有中國國內的一些「小作坊」社團自己生產,每卷的價格大約在10到40
元不等。手帳本也往往超過普通文具的價格,貴的本子要幾百元以上。「最開始入坑的時候熱情爆棚,每天都想著買,第一個月就花了1000多元錢」,對於當時大一的李璐來說,這筆錢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那個月一次都沒有外出吃過飯,也壓縮了其他的開銷。」
劉馨雅從初中便開始愛上漢服,攢了大半個月生活費的她最近下定決心,買下了購物車裏那套收藏了很久的刺繡漢服。已經有了滿滿一箱不同款式漢服的她,希望將來能有一個專門用來存放、試穿服飾的房間。「這個房間將會是我的快樂源泉,『六米擺』的褶子一開,我甚麼煩惱都沒了」,劉馨雅說。據《2020年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顯示,Z世代貢獻了Cosplay品類近四成銷售額,其古風服飾銷售額增長更是連續兩年超300%。
大學生沙莎「入坑」JK制服圈是從一年前開始,當時,她從已經是圈內成員的學妹處借了一條裙子拍照,「一穿上就覺得好好看,也非常適合我。」於是她很快成為JK圈的一員。每一條裙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沙莎最喜歡的是一條叫做「煙粟」的裙子。由於這條裙子開售的時候她還沒有入坑,猶豫了很久只能溢價400多元去二手交易平台購買。每次沙莎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打開自己的衣櫃,看到自己心愛的裙子,就會很快平復心情,「一想到我都擁有這麼多,還有甚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呢。」
因為喜歡,所以買單,且不會過分在意價格和已擁有的數量。這正是興趣消費的一大特點。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戈艷霞認為,物質生活日漸富裕後,民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消費領域迎來了一系列新的變化,比如,商品或服務所蘊含或宣揚的文化價值屬性在消費決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相較於注重產品實際用途、性價比的老一輩,年輕消費群體更傾向憑興趣消費,追求『興價比』」,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消費者行為研究中
心主任宋思根表示,情緒化對年輕群體購物有很大激發作用,這折射出理性和感性在國人消費行為中佔比的變化。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