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調查指疫下港人保持理財健康

2022-03-14 14:34

匯豐發表最新一份FinFit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持續的新冠疫情影響港人的家庭收入,並削弱儲蓄和投資能力,但受訪者大致維持財政健康、量入為出而且還款表現良好。此外,受訪者仍然繼續履行理財計劃以實現財務目標,置業是首要任務之一。

香港人在這次調查中得分65(滿分為100),與2020年下半年的66分相比大致保持平穩。指數透過量度調查對像在理財習慣、理財知識、理財計劃以及網絡保安和安全四大範疇的主要表現指標,然後計算評分。大部分(61%)受訪者被評為「財政中等健康」(得分50至80之間),高於上次調查的54%;「財政非常健康」的佔比則由27%降至20%。

雖然受訪者都能量入為出,按時繳費和清還信用卡賬項,但疫情亦削弱了他們累積財富的能力。維持儲蓄習慣的受訪者佔61%,下降7個百分點;只有約三分一受訪者在過去六個月內有運用理財產品為資產增值,上次調查則有47%。

調查發現受訪者為了置業,41%會避免揮霍或過度消費;39%會更主動投資以實現目標。整體而言,受訪者預期平均需要儲蓄17年,方有足夠資金繳付首期;52%則表示須有家人財政支持才能實現目標。

「財政非常健康」人士(得分80 或以上)相對較快能達到儲蓄足夠置業首期的目標,一般13 年可以達標;屬於「財政不健康」(得分低於50)的則需時22年,反映前者的理財知識和紀律都相對優勝。「財政非常健康」人士平均由27歲開始投資,「財政不健康」的則為30 歲。這三年差距的複式效應,或會造成極大的機會成本。同時,「財政非常健康」人士就個人花費也比較審慎,並較傾向定時檢討理財計劃。

此外,疫情持續,置業人士對物業的喜好也有所轉變。有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疫情令他們更重視居住環境健康,認為有充足的綠化環境空間和運動設施是更重要的考慮因素。隨着遙距工作變得更普及,只有19%的受訪者認為居所靠近商業區依然重要。(s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