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1月整體營商情緒轉趨負面

2022-02-08 08:30

最新IHS Markit PM數據顯示,新一波疫情爆發,香港私營經濟於新年開局呈現萎縮。 新訂單與產量同時下跌,企業隨之縮減採購,而供應商的交貨表現,則繼續倒退。不過,就業人數較上月增多,價格壓力亦見舒緩;但由於憂慮疫情擴散,整體的營商情緒轉趨負面。

經季節調整後,1月份IHS Markit香港特區採購講經理指數(PMI™)由上月50.8跌至50.0持平點之下的48.9,反映在擴張週期維持11個月後,私營經濟景氣下行。

因受第五波疫情影響,企業的訂單量與產量於今年首月轉勢下滑,標誌著去年3月上一波疫情以來的首個跌幅。包括中國在內的出口訂單量同受拖累,1月份大幅急跌。

由於訂單與業務量同時縮減,企業隨之減低採購量,並且積極清減庫存,導致1月的庫存水平下降。 不過,就業水平在新年伊始逆勢微升。

疫情期間,供應鏈持續出現瓶頸,1月份的交貨時間進一步拖長。調查資料透露,抗疫措施推延了船期運輸,加上航班減少,導致供應商表現倒退。雖然供應商延長交貨期,但企業1月份的積壓量卻不增反減。 受訪業者匯報,有客戶在疫情期間取消原來訂單,因此未完成工作量縮減。

價格方面,1月份的整體投入價格繼續上漲,但升幅已較上月放緩。 採購價格與薪資的通張率皆已減慢,但仍屬歴史高位之一;為此,企業輕微收窄產出價格的升幅。 踏入2022,整體的經營情緒轉趨悲觀。 在疫情升溫的下,企業信心度下滑至一年最低。

關於最新調查結果,IHS Markit經濟部副總監Jingyi Pan表示:「IHS Markit香港特區PMI數據顯示,由於疫情惡化,私營經濟隨即呈現萎縮。相對於去年初疫情期間,目前的訂單量與產量跌至相若水平。Omicron變種病毒突破防線後,企業在2022開局的經營信心與採購活動量應聲下跌,但就業水平得以維持。與此同時,價格壓力已見紓緩,這是正面的跡象,但由於供應鏈瓶頸持續,因此惡化風險猶在。關鍵的是,第五波疫情受控,則香港特區的經濟便可展現轉機。IHSMarkit預估,香港特區2022 GDP增長3.0%。」

(jh)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