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城大研究:無減社交接觸 本港逾300萬人受感染 逾17萬人得重症
2022-01-08 17:42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香港城巿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數學模型評估本港在大部分巿民已接種疫苗的情況下,Omicron帶來的潛在風險。
根據現時用於估算社交接觸的蘋果步行移動指標及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的社區網上調查,香港巿民於上月23日至本月5日期間的社區流動程度已重回疫情前的水平,巿民每天平均接觸34位人士。
研究利用年齡分層數學模型及移動指標估算日常社交接觸,結合多個因素,包括不同年齡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容易程度、香港提供的兩款疫苗各自的有效性、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社區流動程度,以及市民在疫情前的社區接觸數據,模擬在不同干預措施下,第五波疫情一旦社區爆發可能導致的感染人數。假設已有約65%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疫苗、接種兩劑疫苗的有效保護感染比率為50%(科興)及70%(復必泰)、Omicron基本傳染數 (R0) 為 8(當人口沒有抗體、沒有使用疫苗或沒有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的情況下)、抗體隨時間下降、追蹤檢測效能與第四波疫情一樣,及Omicron重症率為Delta的一半,研究組就兩個情況為香港疫情作估算。
第一個情況是若社交接觸程度一直維持在過去兩星期(包括聖誕及元旦假期)的水平,由Omicron引起的第五波疫情將有超過300萬人受感染,及超過17萬人得重症。第二個情況是由昨日起生效的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以致社交接觸程度較過去兩星期的水平減少25%(即每天平均接觸的人數降至14),第五波疫情會有大約25萬人受感染,及大約1.5萬人得重症;減少40%(即每天平均接觸的人數降至11),第五波疫情會有大約1.25萬人受感染,及大約700人得重症;減少到疫情以來的最低點(即2020年7至8月的第三波期間),即減少55%(即每天平均接觸的人數降至8),第五波疫情會有大約1,100人受感染,其中大約50人得重症。
研究組建議,政府繼續觀察未來兩星期社區傳播鏈是否已截斷,以探討是否需要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把「現時社交水平」降至疫情以來的最低點,並建議政府加大對高風險群組推廣疫苗接種及解決「疫苗猶豫」的力度,及擴大接種群組,從而推高整體人口接種比例。研究組鼓勵市民接種第三針疫苗,增加社區抗體保護,建議政府密切留意接觸者追蹤效能,以減低出現阻截或確診延遲的機會,以及建議政府除了現時亞洲國際博覽館提供的500個床位外,預備資源以便有需要時興建額外臨時社區治療設施,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大量感染人士。研究組又建議政府謹慎地不時檢討檢疫中心容量,以及呼籲市民繼續遵守防疫規則,包括口罩、勤潔手、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及保持社交距離。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