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石頭成」漫山尋古墓 盼為歷史留下記錄
2021-12-27 04:52
再有熱心市民找到多塊維多利亞城界碑,並獲古辦列為文物作保護,其實香港地有心人很多,行山發燒友李志成亦是其一,他早年熱愛尋找奇岩怪石,獲山友賜名「石頭成」,近年他又自發訪尋荒廢古墓,又受託替人尋找祖墳,曾有山友認為古墓具有歷史價值,通知古辦跟進卻遭冷待,令他不滿。他認為,古墓、荒廢礦洞都見證歷史,他自言「我是行動派,負責跑山,保育就要靠政府」。近日有研究香港歷史的學者成了他的知音,加入他的尋墓團,盼為歷史留下記錄。
採訪當日,李志成大清早由嘉道理農場出發,帶同研究香港歷史的文獻學者梁基永、喜好尋訪風水名穴的友人、攝影發燒友等好友,經大刀屻落牛牯嶺,抄小路入林,訪尋一個鄧氏宗親的祖墳。他指,訪尋古墓,必定帶同香燭先作拜祭,以示尊敬先人,在墓穴行走觀察亦要規行矩步,特別是位處深山的失祭荒廢孤墳,更不敢造次。
清初祖墳保留明代風格
當走完大路山徑,便轉走小路入林,作為領隊的他,叮囑友伴小心,隨即一馬當先去探路,遇到樹幹枝葉阻路,就取鐵剪剪下。在密林中走了45分鐘,終到達墓穴。墓穴坐落山腰,座向開揚,墳前雜草盡除,顯示近日曾有人拜祭。
根據墓碑所載,墓穴約於康熙年間修繕,梁基永指,墓穴最前方的階級近兩尺高,左右兩邊各有一柱狀建築,俱屬明代修墓特色,而康熙年間距明末不遠,估計工匠修建墓穴時保留明代風格。阿成指,這座墓穴保存極完整,但若由林錦公路登山,經大刀屻前來,路程超過2小時,想起當年工匠建墓下葬過程艱辛,後人春秋二祭亦要登山入林,感到佩服。
看紀錄片尋19世紀英婦墓穴
說起訪尋古墓,他滔滔不絕,「尋墓最初是好奇,想增長知識,之後曾受鄉人所託尋找。」最難忘是今年9月在石鼓洲找到19世紀,英國商船船長妻子伊利沙伯安的墓穴。他指,根據60年代舊報章所載,1845年時,只有23歲的英國少婦伊利沙伯安,隨夫乘船行經香港途中死亡,丈夫安排她在石鼓洲一處山頭下葬,而石製墓碑則平放地上。
近年聽山友說起該墓已不知所終,他不願見到古墓湮沒人間,其後又看過一段介紹該墓的紀錄片,便於9月登島找尋。他憶述,當日他與4名友人,根據古蹟辦的古墓坐標尋找,各人在密林中走了一個多小時毫無發現。經休息後,各人再分頭找尋仍無發現,他其後去到一處山頭,發現地形與紀錄片中畫面近似,估計墓碑上已積埋深厚泥土,便拿起樹枝挖起幾吋泥土,竟發現下面有硬物,再向下挖果然發現是墓碑。他指,這次尋墓有點僥倖,但亦證明堅持不放棄,終有機會圓夢想。
行山客啟發尋奇石 南丫島最多
70後的阿成,自幼家住元朗橫洲丫髻山,他指自童年起「一直喜歡舊嘢」,最記得曾隨友人到東頭圍鄉公所旁邊、現已關閉的英國式大宅娛苑遊玩,仍記得當年有位老婆婆留宿,但當時大宅已失修「爛蓉蓉」。他指,平日放學後,便跟友好上山遊玩,養成「通山跑、愛好山野」的性格。
至於愛上奇石,則始於一段奇緣,他指十多年前曾獨個去屯門青山腹地行山,途中在一個涼亭休息時,遇上行山客「基哥」,大家分享行山經驗,甚是投契,對方展示手機內的奇石相,令他深感興趣,之後他逛書店,找到介紹香港奇岩怪石的書籍,每到假日便按書本所載展開尋石之旅,因而被山友取名「石頭成」。
總結多年經驗,他指南丫島是香港最多奇形怪石的地方,堪稱石景天堂,多年來到訪數十次,包括拖鞋石、漢堡包石、大角山鸚鵡石、菱角山野豬石等,都栩栩如生。他指最難忘是多年前在西貢白沙州發現的豉油雞髀石,手掌大的石頭全是紅色,外形似足雞髀,但2018年超級颱風山竹襲港後重遊,已不見該石,深感遺憾。
受託尋祖墳 憑GPS定位建功
由石頭成到尋墓人,阿成說亦是機緣巧合,大約七年前,有相熟的新界鄉人託他代為尋找失祭的祖墳,他仗着熟悉山路答應,加上憑着GPS定位協助,最後成功找到墓穴。他續稱,成功尋得墓穴,鄉人都會給予利是道謝,但都不會接受。
另有一名鄉人請他代尋祖墳,更稱成功尋到墓穴便給10萬元賞金,他指當時膽粗粗應承,其實是想挑戰自己,可是最終因資料不足未能找到,笑言無緣賺取賞金。
阿成說話很急,動作更快,回程落山時沿山徑往下走,當遇上雜草擋路,同伴停步找路之際,他已鑽入山林搜索,叫都叫不住。多年來,除了訪石、尋墓,他亦到訪馬鞍山、銀礦灣等多處礦洞,他指礦業在香港曾經興盛,其後衰落,現時多處礦洞荒廢數十年,正如不少古墓的建築風格和墓誌銘,都記載當時世代特色,特別是一些失祭古墓隨時煙沒人間,十分可惜,他自言「我是行動派,負責跑山,保育就要靠政府」。
近月,文獻學者梁基永亦加入阿成的尋墓團,梁基永正進行有關本港墓穴的研究,指阿成的民間考察十分有用,希望可以將考察成果記下,載入文獻,留傳後代。
記者、攝影:關英傑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