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禁售期屆滿 憂軟銀Uber沽貨

2021-12-27 04:30

■在美國上市的滴滴出行,軟銀、Uber等股東禁售期屆滿,可隨時出貨。
■在美國上市的滴滴出行,軟銀、Uber等股東禁售期屆滿,可隨時出貨。

  (星島日報報道)飽受中國監管影響的滴滴出行,在美國上市的股份禁售期今天結束,主要股東騰訊(700)、軟銀、Uber等前期投資者,以及一眾滴滴高層可以在市場沽出股份,這批解禁股份達到公司全部股份86%,引市場關注會否觸發大盤掟貨,令一直破底的滴滴股價再被震散。
  滴滴在6月30日上市,180日的禁售期於今日屆滿,當時有86.3%股份參與禁售,意味這一大批股份今天起可自由在市場出售。這班投資者將要選擇即時出售股份,還是等待滴滴美國退市後轉到香港上市後再作部署。
  彭博引述資產管理公司銳聯財智創辦人兼投資總監許仲翔分析,若按照滴滴的計畫進行,一旦其成功在香港上市,將可掃除大多數不明朗因素,對股價有利。而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Matthew Kanterman就指,如內部人士在此時沽出股份,將對市場帶來非常負面消息,但相信不少投資者會保持觀望態度。
  滴滴上市後不久,便觸動中國祭出網絡安全審查行動,股價以發行價14美元計,上周五收市報5.6美元新低,累計錄得60%跌幅。目前滴滴的主要投資者包括軟銀、Uber和騰訊,持股分別為20.1%、11.9%及6.4%,其舉動將成為市場焦點。Uber指出,不打算在禁售期完結後立即出售滴滴股份;而軟銀及騰訊未有表態。
  在兩個星期前,Uber行政總裁科斯羅沙希(Dara Khosrowshahi)表示,Uber不急於出售滴滴股份,但會隨時間推移以「更聰明方式」變現,只會根據一些戰略價值來繼續持有部分股權。他解釋,滴滴失去了戰略投資意義,並指滴滴是競爭對手,在中國的不透明環境亦感到生意難做。
  滴滴過去幾個月接受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期間手機應用程式須下架,而美國早前亦定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細節,拒絕美方調查審計底稿的公司要面臨除牌。為避免繼續成為中美角力的磨心,早前滴滴表示已啟動退市程序,並落戶到香港重新上市,日前有傳滴滴會選擇以介紹形式上市,而非市場慣用的新股上市方式,特點是不會有公開招股集資等程序。
  另外,亦有一些外資減少在中國的投放,日前車企平治母公司戴姆勒公布,將會減持與比亞迪(1211)合資的「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股權,由本身雙方各佔50%的股權,降至戴姆勒持股僅10%,比亞迪則增至90%股權。有關股份轉讓仍待監管部門批准,計畫明年中進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