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展望明年專注「立足中國」

2021-12-22 05:30

■港交所發表年度回顧數據,大市在2021年日均成交額按年增32%。
■港交所發表年度回顧數據,大市在2021年日均成交額按年增32%。

  (星島日報報道)港交所(388)冬至日總結2021年表現,今年成交額及首三季度業績均創歷年新高,現貨股市的日均成交額較去年增32%,衍生品市場的日均成交量則較去年增3%,顯示出儘管全球經濟繼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香港金融市場仍保持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展望2022年,港交所將繼續專注「立足中國」的戰略優勢,把握區內外各項發展機遇。
不過,在新股發行方面,新股數目和集資額較上年的高位有所回落。截至12月17日,共有92隻新股在港交所掛牌,首次公開集資額達3189億元。資料顯示,去年全年集資額為4002億元,涉及154隻新股。在今年上市的新股當中,有54家是新經濟公司,佔期內香港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的86.6%,當中包括32家醫療保健及生科公司。
32家醫療生科公司來港
  自2018年推出新上市制度以來,共有45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科公司來港上市,合計集資1109億元。在2018年上市改革的基礎上,港交所年內繼續完善上市框架,以在提供適當的投資者保障與提升市場質素和吸引力之間取得平衡,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例如,在11月份,港交所刊發了有關建議優化和簡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的諮詢總結,拓寬了第二上市制度,吸引在海外上市、經營傳統行業的大中華公司來港上市;同時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發行人,在保留現有不同投票權架構或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的前提下,來港雙重主要上市。
  此外,交易所上周亦正式宣布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制度,新機制將於明年1月1日起生效。香港引入SPAC上市制度可為市場提供一個在傳統的首次公開招股以外的上市渠道,吸引更多來自大中華區、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創新行業的公司來港上市。
歐冠昇:續推動互聯互通
  歐冠昇在今年5月24日起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他表示自從加入港交所以來,一直專注於多個核心戰略目標,包括鞏固香港交易所作為國際融資中心的獨特地位;將香港發展成亞洲首選風險管理中心;擴大中國A股離岸產品生態圈;以及提升香港市場的整體吸引力等。
  歐冠昇續指對交易所和本港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港交所的定位擁有獨特的優勢,一定能在全球急速演變、緊密連繫的資本市場中擔當重要角色。集團將會繼續推動互聯互通,促進世界及各個市場的企業和參與者互相了解,支持面向未來的企業籌集資金、創造就業和促進社會共榮。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