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三大戰略並駕齊驅 把握機遇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2021-12-21 13:00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集團堅決在內需、全球化和雲計算大數據的三大戰略基礎上進行投入,與社會長期發展趨勢和脈搏同頻共振。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集團堅決在內需、全球化和雲計算大數據的三大戰略基礎上進行投入,與社會長期發展趨勢和脈搏同頻共振。

阿里巴巴集團(9988.HK)一連兩日舉辦2021年度投資者日,向投資者深入闡述集團在內需、全球化和雲計算大數據三大戰略下,持續為未來投資於新業務和關鍵戰略領域取得的亮點,以及集團生態協同效應下的巨大市場機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會上表示,集團面向未來的長期發展目標從未改變,以多年積累的數字技術,與社會長期發展趨勢和脈搏同頻共振,為客戶和投資人帶來中長期回報。

張勇希望在過程中持續追求其長期目標,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為1,000萬中小企業服務。他續指,針對三大戰略中的內需發展,阿里巴巴會堅持三大增長引擎:首先注重用戶增長;其次通過服務擴大消費品類,增加錢包份額;繼而幫助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服務。

最具價值及最廣泛的消費者群體

截至今年9月底止的12個月,阿里巴巴在中國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AAC)達到9.53億,年度消費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達到8,400元人民幣。在龐大用戶基礎上保持非常高的ARPU值,未因用戶數增長而被稀釋,反映集團在中國擁有最具價值、最廣泛的消費者群體。

集團在中國的主力消費者來自25至44歲的消費群,其貢獻佔平台GMV達70%,留存率逾90%,絕大部分的88VIP也來自這個年齡層;而15至24歲則是極具潛力的消費者群,預期未來4至5年其ARPU值較現水平增3倍,晉身為主力消費者。

針對三大戰略中的內需發展,阿里巴巴會堅持三大增長引擎,首先注重用戶增長;其次通過服務擴大消費品類,增加錢包份額;繼而幫助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服務。
針對三大戰略中的內需發展,阿里巴巴會堅持三大增長引擎,首先注重用戶增長;其次通過服務擴大消費品類,增加錢包份額;繼而幫助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服務。


拓展潛力龐大的下沉市場人口

下沉市場方面,中國去年人均月收入處於1,000元至8,000元人民幣的互聯網人口規模近6億人;而三至五線城市及鄉村的社會零售總額達15萬億元人民幣,農村網絡零售額則為2015年的五倍。集團在一、二線城市滲透率達99%,三線城市滲透率亦達81%,惟四線或以下城市仍具相當發展空間。

阿里巴巴的M2C(manufacturer to consumer,廠家對消費者)鏈路結合多年來建設及沉澱的「商品力、履約力、運營力」,背後獲阿里零售通、高鑫零售、菜鳥網絡等能力支持,令淘特及淘菜菜提供具質量、供應穩妥、來自原產地的蔬果食品及快消品。集團自去年初對淘特業務重新定位後,其AAC在短短一年半內從約3,000萬增長至2.4億。

多端戰略下實踐整體生態協同

阿里巴巴通過多端戰略建立能提供豐富品類供應的完整網絡,服務更廣泛的消費者,如通過盒馬及餓了麼滿足大眾日常所需;通過淘寶及天貓等滿足多樣性及發現性的消費需求;通過M2C模式服務下沉市場,淘特主打豐富的性價比商品,而淘菜菜則主打高效率、低成本的「次日自提」履約網絡。

多端戰略亦實踐更大的協同效應,其中淘特為集團增添獨特的消費者群體。截至9月底的12個月,淘特APP增加3,000萬非淘寶APP用戶的增量消費者;同時使用淘寶、淘特及淘菜菜的消費者,其年均購買天數達到只使用淘寶用戶的1.8倍。

阿里巴巴通過M2C模式服務下沉市場,結合多年來建設及沉澱的「商品力、履約力、運營力」,淘特主打豐富的性價比商品,而淘菜菜則主打高效率、低成本的「次日自提」履約網絡。
阿里巴巴通過M2C模式服務下沉市場,結合多年來建設及沉澱的「商品力、履約力、運營力」,淘特主打豐富的性價比商品,而淘菜菜則主打高效率、低成本的「次日自提」履約網絡。


積極拓展國際商業及物流網絡

國際商業業務於多個區域和國家透過多品牌方式經營,包括速賣通、Lazada、Trendyol、Daraz。海外市場目標人口總量約12億,惟相關市場電商滲透率低企,可拓展空間龐大。東南亞電商滲透率只有11%,而Lazada在東南亞的AAC佔當地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僅34%;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電商滲透率只有12%,而集團服務區內的電商平台AAC滲透率亦只有15%。截至9月底的12個月,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業務的支付GMV高達441億美元,支付訂單按年增逾60%。

張勇表示,從移動月活躍用戶角度,Lazada、速賣通、Trendyol及Daraz分別晉身全球首20位電商平台排行榜。以GMV而言,速賣通、Lazada及Trendyol為列全球20大,故對跨境及全球商業的增長前景充滿信心。

海外市場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張勇回顧菜鳥網絡多年圍繞海外物流發展,如跨境節點、物流運力與調度能力、本地化配送網絡,乃至在歐洲引入末端自提櫃,這些投入對海外業務長期發展必不可少。作為集團基礎設施,不僅有菜鳥物流體系支撐整個商業體系,同時受惠於雲業務的高速發展,為社會數字化革新提供動力。

(資料由客戶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