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選委界別高投票率 增強新立會代表性

2021-12-20 04:30

  立法會換屆選舉昨天在和平氣氛下舉行,一般人聚焦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根據過往泛民建制得票率呈六四比例來看,近三成投票率並不算低,反映有部分中間派選民參與投票,希望在新選制下繼續發揮監察政府作用;更應注意的是選委會界別的選舉結果,此界別選民有廣泛代表性,投票率高達九成八,當選的議員將在新立會中擔極重要角色,他們將從整體利益出發,有助香港達致長治久安。
體現新選制優越 落實良政善治    
  改制後新增的選委會界別,雖然只有一千四百四十八名選民,但卻代表了香港整體利益與國家利益,他們從五十一位來自不同階層、專業界別和政治光譜的候選人中,以負責任的態度選出四十位有擔當、有能力的新代議士,既為香港市民解決困擾多年的深層次問題,也加強了新立法會的代表性,以後將在議會中發揮重要功能。
  選委會組成包括了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更於多個界別加入當然委員,強化了愛國者治港力量。選委會的投票率高逾九成八,其投票取向並非代表個人,而是代表整體香港利益和國家利益,此嶄新的選舉方式,體現新選制結構上的優越之處,可助香港達致良政善治,落實一國兩制和行穩致遠的目標。
  地區直選方面,昨有逾一百三十萬人投票,投票率達三成,而功能界別則有逾六萬七千人投票,投票率達三成一。兩個界別的投票率不及上屆,是意料中事,因改制後直選議席減少,只有愛國愛港人士可入閘,傳統泛民政黨決定不參加,其支持者大多「躺平」不投票,而建制派支持者亦以亂港者出局、局勢回穩,欠缺危機感出來投票。
  前年區議會選舉有七成一投票率,但當年是在社會嚴重撕裂和動亂氛圍下推高投票率,屬於不正常和不健康現象。較為中肯的計法,是根據回歸後六次立法會選舉的平均投票率近五成二來衡量,並以泛民建制得票的六四比例計算,假如泛民支持者不投票,只有建制派支持者參與,今次選舉投票率應只有百分二十點零六。實際投票率高達三成,可謂超預期,反映除了建制派支持者踴躍投票外,部分傾向泛民的中間選民也繼續參與投票。
  事實上,投票率高低與治理效果並無直接關係,最佳例子是前年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雖是歷來最高,但議員無意改善地區民生事務,只顧搞政治抗爭。市民最關注新選制下誕生的新議會,在吸納一批具行政經驗的專才議員後,能否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切實幹實事,為政府政策提供專業而具創意的意見,改善民生和經濟,有效監督政府之餘,在兩地事務上為港人發聲,爭取更多機遇和利益,為香港邁向良政善治出力。
回歸理性議政 高效施政可期
  新一屆立法會回歸理性議政,以更貼地氣處理民生事務,有助提升政府高效施政,改善民生經濟,屆時市民便可切身體驗新選制的效果,跟以往在激進政客把持議會所造成的蹉跎歲月截然不同,更樂於支持新選制,在未來將會更積極參與選舉,透過選票來鞭策議員監察政府。傳統泛民政黨為尋求未來發展和生存空間,相信也會調整政綱和路綫,積極參政。
  此外,今次選舉值得一讚的,是在文明、彼此尊重的氛圍下進行。過往幾屆立法會選舉和前年區議會選舉,激進派在街頭拉票活動時對部分候選人進行粗暴滋擾、言語和肢體攻擊,反觀今次選舉,大家以文明、溫和手段競逐議席,令政治氛圍大大改善。
  今次立法會換屆選舉成功完成,新選制產生的新議會,勢將有一番健康高效的新氣象,讓香港可以邁進良政善治新時代,而這是中央和香港市民對當選議員的最大期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